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山西省1981-2010年108站的地面降水观测数据,以降水量≥0.1mm的日数为指标,对山西108个县市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五寨(山西西北部)和陵川(山西东南部)无论是平均降雨日数还是平均降雪日数或者是平均雨夹雪日数都位于全省之首:30a间山西的降雨日数和降雪日数分别以3.333日数/10a和1.529日数/10a的趋势减少,而雨夹雪日数则以0.34日数/10a的趋势增多;4-10月全省以液态降水为主,1月份全省以固态降水为主,11-12月和2-4月份则有固态、液态以及固液相混多种降水相态;30a间山西省全年仅有8月份没有出现过固态降水,其他月份均有固态降水的记录,这与全国其他省份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328个多相态降水过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侵入导致中低空温度下降,0℃层高度降低是降水相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和0℃是山西中南部850hPa和925hPa降水相态转变的临界值温度:3.5℃则是山西北部和海拔高度在1km以上地区降水相态发生转变时850hPa温度的临界值;西北路冷空气侵入多相态降水过程,地面冷锋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东路及回流天气多相态降水过程,低空切变线则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