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但是由于间接带隙的特点,其发光效率较低,因此对它发光特性的研究一直较少。对3C-SiC材料,人们相信当它的尺寸小到接近其玻尔半径(约2.7纳米)时,量子限制效应会凸现出来,从而使得发光波长可在紫蓝光范围内可调,可弥补多孔硅在发光波段上的不足。2005年,采用多晶3C-SiC靶材电化学腐蚀加随后在一些溶剂特别是在水溶液中的超声震荡,获得了尺寸在1-7纳米的3C-SiC悬浮液,量子限制效应导致其发光波长在420-540纳米范围内可调,且发光效率可达15%,可同一些常见的半导体发光材料相比拟。但是当尺寸变小时,表面的键合结构对颗粒的电子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在溶液中有可调谐蓝光发射的3C-SiC颗粒制成固体薄膜时,发光波长失去了原来的尺寸依赖关系且发光强度明显减弱,难以获得可调谐的蓝光发射。2007年,采用简单的微米尺度的颗粒在HN03和HF溶液中化学腐蚀加超声震荡的办法,制备了尺寸在1-8纳米的3C-SiC纳米颗粒。通过对不同pH值溶液中3C-SiC纳米颗粒的光致发光谱的研究,发现室温下碳终端的表面是疏水的,碳化硅颗粒表面会形成不同数量的-H和-OH键。有这样表面的碳化硅颗粒不仅展现了强的量子限制效应(带带复合)的发光,其波长在蓝光范围内可调,而且还展现了由-H和-OH键引起的表面态的发光,其波长在绿光范围。这是第一次从原子/分子的层次清晰地展示了3C-SiC纳米颗粒量子限制效应的起源。随后选择了有三个强负电性-OH键的丙三醇分子作为表面钝化剂,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探索,实现了在3C-SiC纳米颗粒表面构筑稳定的几层甚至是单层的丙三醇分子键合层,在将其制成固体薄膜后,实现了强可调谐蓝光发射。把有丙三醇分子表面钝化的3C-SiC颗粒和多孔硅制成固体复合薄膜,可调谐发光波长可扩展到360-750纳米范围,覆盖了整个可见光波段。鉴于3C-SiC纳米颗粒表面水的裂解效应,进一步展示了其作为电化学阴极材料,实现了高效的氢气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