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抑郁症(Depression CD)、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AD)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 PSG)及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P300靶P3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例CD患者、20例AD患者、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NC),进行多导睡眠图和P300靶P3测定,将3组的多导睡眠图与P300靶P3各指
【出 处】
:
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抑郁症(Depression CD)、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AD)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 PSG)及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P300靶P3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例CD患者、20例AD患者、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NC),进行多导睡眠图和P300靶P3测定,将3组的多导睡眠图与P300靶P3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CD、AD组与NC组比较,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睡眠后觉醒各项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2) CD、AD组P300靶P3波幅降低,CD组潜伏期明显延长,AD组潜伏期延长次之;AD、CD两组分别与N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SG显示CD、AD组熟睡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明显下降;睡眠结构显示浅睡增加,而深睡显著减少,REM潜伏期缩短,REM时间显著增多、REM比例明显增高,CD组REM周期增多,AD组REM周期减少;CD、AD组觉醒比增加、觉醒时间和次数明显增多;与NC组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颈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并分析一些再狭窄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了50例在我院行CAS的患者,收集并分析与支架内狭窄可能相关的临床,影像和手术操作等资料,平均随访2.8年.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占72% (36/50);平均年龄(63.1±8.3)岁,52处狭窄病变放置60枚支架,术后发生ISRS 7例(13.46%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再灌注时间与其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本文旨在分析我院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对院内延误时间的影响,并对今后的治疗方案建立参考.方法:纳入158例在我院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是否接受血管内治疗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平均院内延误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以及各分段时间.结果:动脉-静脉序贯溶栓组平均院内延误时间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D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探讨脑心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MCAO+脑心通胶囊低剂量组;MCAO+脑心通胶囊高剂量组。每组再按照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四个不同时间点分成四个小组。以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典型阿尔茨海默病(tAD,海马遗忘综合症)与不典型后部皮质变异型AD(后部皮质萎缩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tAD患者(12例)和后部皮质萎缩症患者(11例)、正常同龄对照(9例)进行18F-FDG PET-CT扫描,分析两组患者皮质代谢降低脑区间的差异.结果:结合SPM图像处理软件,视觉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均表现为皮质代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中睡眠参数改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和可能机制方法:对20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检查,并进行睡眠参数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增多、熟睡时间减少(包括深睡:S3+S4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延长、比例增加、其潜伏期明显减少,上述各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
以突发昏迷为表现的双侧颈动脉闭塞非常少见。随着Solitaire支架取栓的发展,开通闭塞动脉变得可能。本文介绍了一例双侧颈动脉闭塞临床表现为昏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Solitaire支架取栓,成功开通双侧闭塞的颈动脉。通过血管造影分析本例为左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心源性栓子致右侧颈内动脉急性栓塞,双侧前循环代偿不足而致严重昏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