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过程中若干科学问题的探索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工艺的特点,对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过程中若干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了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中硫转化及酸平衡规律、Fe+3/Fe+2自催化行为规律和气泡的行为规律,为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系统的讨论了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气液相平衡图在真空蒸馏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并概述了真空蒸馏在锌基合金分离上所取得的成果,例如热度锌渣真空蒸馏,硬锌提锌和富集铟锗,锗锌分离等.并结合真空冶金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冶金中的应用前景.
为采用自主开发的高固气比悬浮焙烧-快速冷却装置对贵州地区硫含量1.35%的高硫铝土矿进行850kg/h规模的焙烧脱硫实验.探讨了悬浮态焙烧对脱硫过程和焙烧矿的影响规律.硫物相分析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悬浮态低温焙烧可实现高硫铝土矿的快速脱硫,升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提高脱硫率;硫化物型硫的残留量降至0.08%之后,脱硫过程趋于完成;FeS2脱硫反应伴随着金属氧化物吸收SO2的反应,细颗粒对SO2具有更强
以生物质废弃物螃蟹壳为原料,分别用2,3,4-三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醛,3,4-二羟基苯甲醛,合成含有邻苯三酚(THB-CS)、邻苯二酚(HBD-CS)、苯酚(PTD-CS)结构的壳聚糖吸附剂.研究对比发现,在pH2~3酸性条件下,多酚结构的THB-CS对Ge(Ⅳ)表现出很高的吸附选择性,最大吸附量为62.17mg/g.在pH1~3范围内,可实现Ge(Ⅳ)与As(Ⅲ)、Ni(Ⅱ)、Zn(Ⅱ)和
The process of "dilute acid leaching-antioxidant + dilute acid leaching-initial delead from solid phase-acid leaching-removal of lead and arsenic from liquid phase-bismuth precipitation-dearsenication
采用气固相反应法在氢化锆表面制备氧化锆膜层.对氧化膜的氧化增重、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化锆在550℃下氧气与二氧化碳不同体积比的氧化气氛中恒温氧化20h后,形成氧化膜的氧化增重随氧化气氛中氧气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各气氛中形成氧化膜的物相组成基本相同,膜层主要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四方相氧化锆T-ZrO2组成,并以单斜相氧化锆M-ZrO2为主.氢化锆在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
以锆冶金废渣为原料采用中和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研究了反应终点pH值、反应温度、陈化时间等对白炭黑产品粒度、比表面积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产品的相组成及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锆冶金渣制备白炭黑产品的粒度在100nm左右,白炭黑产品主要以无定型二氧化硅形式存在,并含有少量晶态SiO2.以锆冶金废渣制备白炭黑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终点pH值为7,反应温度为80
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采用有机吸附块干法吸附.吸附块是通过采用有机多种原料发泡制成,添加在吸附塔中.吸附块反应物副产品是有机肥料,可达到"零排放",运行费用低,投资少等优点.我国是工业生产大国,铝电解工业属于国内的支柱产业。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有害的烟气,这些烟气不仅危害生产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对政委的环境造成危害。铝电解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为气态氟化氢、固态氟化盐粉尘、氧化铝粉尘和气
采以ZrOCl4为前驱体,利用Sol-Gel技术,控制不同的H2O2/Zr摩尔比值ε,在ZrH1.8基体表面制备氧化锆薄膜作为阻氢膜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真空脱氢试验等方法对膜层的组成结构及阻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厚度随着ε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ε在4~6时,氧化锆薄膜可以连续均匀的覆盖在氢化锆表面.且ε对膜层物相组成无显著影响,膜层
采用NaOH碱溶锆冶金渣的方法,回收碱熔过程中未反应的锆英砂.分析了溶液pH值、碱溶温度、碱溶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未反应锆英砂回收率的影响,并对回收后锆英砂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对未反应锆英砂的回收率影响较为显著,随着pH值的增大,未反应锆英砂回收率迅速增加,pH=9以后回收率的变化趋于平缓.未反应锆英砂回收率随着碱溶温度与碱溶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锆冶金渣中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大涡模拟方法(LES)在搅拌反应器设计、放大、优化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大涡模拟的方程离散方法,亚格子模型和搅拌旋转区的处理方法以及近五年来该技术对搅拌反应器内湍流特性,宏观不稳定性,混合时间,搅拌功率以及多相流等方面的具体研究结果.阐明大涡模拟技术研究搅拌旋转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指出以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多相流体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