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ED/早泄共病症治疗的药物治疗选择。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入选2012年6月~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男科门诊的ED/早泄共病症患者72例。ED/早泄共病症根据患者情况可分为:原发性PE之后出现ED;继发性PE之后出现ED;ED之后出现PE;三种情况。由于病例数限制,本组患者为ED之后出现PE。其他入选标准为:年龄30-50岁,与同一女性伴侣保持单一稳定的性关系至少3个月以上;自诉勃起困难且IIEF-5<22分,符合ED诊断标准;自诉射精快且IELT短于1min或较以往明显缩短,符合ISSM的早泄定义;早泄诊断工具(PEDT)量表>11分;病程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包括:有明显心理障碍;其他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未治疗或未充分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小睾症等。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不同组合药物治疗。组1:单用他达拉非20mg按需口服;组2:单用帕罗西汀20mg每日口服;组3:帕罗西汀20mg每日口服联合他达拉非20mg按需口服。疗程1月,每周性生活至少1次,疗效判定根据IIEF-5、PEDT评分。结果:共三组患者,每组24人,组间比较年龄无明显差异,病程3个月~1年。组1患者治疗后IIEF-5(22.23±3.11)和PEDT(7.32±3.28)分别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12.12±5.32;14.21±2.1 8)。组2治疗前后IIEF-5和PEDT评分均无明显改变。组3治疗后IIEF-5(22.68±2.98)和PEDT(6.11±4.02)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1 1.33±5.03;15.32±4.31)。而组3和组1间比较,治疗前IIEF-5和PEDT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亦如此。结论:ED之后出现PE的ED/早泄共病症患者联合使用他达拉非/帕罗西汀和单用他达拉非产生基本相同的疗效,临床可单用他达拉非按需口服联合生活方式改善针对该类患者治疗。治疗疗程及停药后情况,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