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候变化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是生态系统及人类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改变了生物物候学及物种分布,还改变了POPs 的传输、归趋及生态风险,但关于二者之间耦合作用的认识很少.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是生态系统及人类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改变了生物物候学及物种分布,还改变了POPs 的传输、归趋及生态风险,但关于二者之间耦合作用的认识很少.
其他文献
氯化石蜡(CPs)是一类多氯代烷烃化合物,根据链长不同可分为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C13),中链氯化石蜡(MCCPs,C14-C17)和长链氯化石蜡(C≥18).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氯化石蜡生产国和消费国,氯化石蜡作为增塑剂和阻燃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橡胶和PVC 产品中.
由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表面活性性质,全氟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等领域.在生产和使用等过程中,全氟化合物会被释放到环境中,进入大气、土壤、水体和生物等多种环境介质.全氟化合物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发展,机动车数量猛增,我国城市区域污染物的排放和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数量急剧增加.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趋于密集,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静风现象明显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因此导致许多大城市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了空前水平[1].
追踪有机污染在复杂生态系统中来源和归趋,并探寻人类活动对污染物排放的定量贡献,是实现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的关键.分子标志物能够指示相同性质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过程,并用于研究人类活动对流域环境中有机物变化的影响[1].
氯化石蜡(CPs)是一类复杂的氯代正构烷烃,这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作为添加剂使用.根据碳链长度的不同分为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C13),中链氯化石蜡(MCCPs,C14-C17),和长链氯化石蜡(LCCPs,≥C18)[1].
在导致各种大气环境污染及破坏的因素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室内外)的一个重要源头[1].其中,高挥发性低分子量的VOCs 物质(如轻烃、苯系和醛类)的毒害作用很大[2],即使在低浓度下(<0.1 mg/m3)长期接触也会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相关研究得到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研究重点也从测试方法转移到分馏研究和应用潜力探索.不同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关联到人体疾病、环境中纳米颗粒来源甄别、溯源等许多方面.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纺织、化妆、食品包装、农药、运动器材、油漆和医药服务等[1].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大量纳米颗粒物进入环境和人体中,其潜在的危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基因通过转录产生前体RNA(pre-mRNA),前体RNA 需要通过RNA 剪接去掉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成熟的mRNA.该过程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事件.
氧化石墨烯(GO)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电学、光学、医学、化学催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GO 释放至环境后会发生各种转化,其中生物转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