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分型诊断芯片探针设计初报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84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O型FMDV 8个基因型、A型FMDV 3个基因型和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设计出基因型特异性探针,使其不但能够将同一血清型内的不同基因型FMDV序列区分开,而且也能够将其与其他血清型FMDV序列区分开。从美国GenBank与英国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WRLFMD)基因库下载FMDV基因序列1327条,其中O、A和AsiaⅠ型FMDV全VP1基因序列547条.将每一血清型毒株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中的ClastalW工具进行多重比对后,用TreeView绘制系统发育树,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在确定序列的基因型基础上,用生物学软件BioSun2.0建立各基因型的数据库并设计探针.用设计出的探针BLAST(搜索)上述基因库中下载的所有序列,对探针进行筛选.最终应用BioSun2.0,针对O型FMDV的8个基因型共设计出55条型特异性探针,针A型FMDV的3个基因型共设计出40条型特异性探钟,;针对AsiaⅠ型FMDV设计出了9条型特异性探针.正在通过芯片探针与PCR靶标的杂交实验对这些寡核苷酸探针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估.
其他文献
朊病毒病是一种由蛋白感染因子引起的人和动物可转移神经退化性疾病,它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中,包括人的库鲁病、克雅氏病(CJD)、吉斯综合征(GSS)和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及动物的羊瘙痒病、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和鹿、猫、水貂等的海绵状脑病。在上述脑病中都可以发现不同的朊病毒分离体,这些不同的分离体称之为"株"。
1982年Prusiner提出了朊病毒假说,即朊病毒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或朊蛋白疾病(TSE),且该病毒无核酸,由一种"感染性"蛋白组成,蛋白可使正常宿主蛋白PrPc转变为异常形式。他纯化了这种致病性蛋白,此时这种假说普遍被接受.目前,对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有一个共识,认为该病是由朊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统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本文针对TSE的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均可感染[173].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人的狂犬病病死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报告,自2002年以来每年因该病死亡的人数均超过2000人,并且逐年上升.狂犬病己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疫病。RABV是弹状病毒科(Rhabd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菌。ETEC具有两类致病因子:一类为肠毒素,另一类为黏附素(或称定居因子),已知的黏附素有K88、K99、F4.和987P等。ETEC借助这些黏附素定居于宿主肠道粘膜的上皮细胞上,从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由肠毒素造成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病理性变化,导致幼畜腹泻.ETEC所致的幼畜腹泻在我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属于戊型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戊型肝炎病毒属(Hepevirus),主要分为四个基因型(GenotypeⅠ~Ⅳ),也有人将禽HEV列为第五个基因型,血清型仅有一个.它是引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即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病原体,主要流行于包括亚洲、非洲、墨西哥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常通过饮用被污染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是由美国Missouri大学Smith博士于1985年首先提出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利用丝状噬菌体在体外表达外源基因的一项新技术,即以经过改建好的噬菌体为载体,把外源肽或蛋白质显露在噬菌体表面,并使表达产物保持良好的空间构象,由此可提供了可用亲和免疫纯化法筛选表达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通过测定插入噬菌体的DNA序列,即可明确所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动物疫病诊断与监测工作是一个国家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有效开展动物疫病的检测和疫情的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社会经济、人类和动物健康都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本文就OIE规定的重要动物疫病的诊断检测技术研究作一综述。
治疗性的菌种来自健康哺乳动物肠道,故其能在动物肠道内生长、发育、繁殖.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正确使用治疗性微生态制剂,能够在仔猪、兔子、貂、狐狸、鹿、貉等动物中,有效地防治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细菌疾病,如仔猪黄、白痢等。同时,由于治疗性益生菌能够分泌Ⅰ型乳酸,促进干扰素生成;分泌类细菌素等,能够显著地控制和治疗动物因细菌引起的疾病。应用治疗性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用于肠道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论述了免疫金技术原理、胶体金的制备、免疫胶体金分类、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优点、胶体金标记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在禽病中的应用以及前景与展望。
DNA疫苗研究起始于17年前,1990年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DNA质粒注射入动物体内之后能够启动质粒自身编码基因的表达并诱导适当的免疫反应。从那以后,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此项技术的研发工作中,期望创造新一代的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能激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疫苗。本文论述了疫苗分子设计、疫苗制剂以及基因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