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验”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并直接参与的国际研究项目,针对当前危及我市儿童安全与健康的主要问题——伤害开展研究,依据基线调查结果和小学生学习特点开发《安全小卫士》小学生伤害预防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并在学校中开展教学实验。《安全小卫士》手册与国际安全教育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接轨,与北京的安全教育实际相融合,探索形成了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以常识教育为宗旨的安全教育新理念、新模式以及儿童安全意识、行为的培养方式等一体化研究成果。实验以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和安全行为的养成为核心,建立一个从学生认知一行为一安全意识形成的完整、可操作的伤害预防教育模式。项目经过近4年的开发与实验,在教育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
其他文献
论文通过对两年来高中样本校实践的回顾,总结了高中样本校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学校管理变革方面的特征,并对提升课程领导力、科研引导力和自主能动力提出了具体设想。
本文从新闻媒体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工作经历入手,从多种角度分析了用人单位注重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工作经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是一个不足为怪的正常现象。而学生零散且非系统的打工、兼职活动,往往与学校的教学安排发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的顺利完成,甚至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高等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在教学计划之内使学生既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获得一定的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中职毕业生直接升人高职的比例还很小,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3+2”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建立“3+2”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
首都现代化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是为保障首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建立的,以一套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为核心,包括相应的法律实践和法律文化在内的法律系统。构建首都现代化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亦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北京市已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但仍存在配套的地方法规、规章不够完善;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校水平有待提升;法律宣传与普法有待建立长效机制;法制意识和观念仍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芬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独立的专家机构,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秉持独立行动、以评促建、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四大原则,协助高等学校提高质量与竞争力,促进芬兰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芬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以重视目的适切性、执行自主性、高校主动性、全面国际性、多方参与性、标准定性化和信息开放性为主要特点,能够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相关政策与方案提供
本文阐述了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是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基础性制度,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的观点。通过描述非正规学习认证制度在终身教育制度框架三个层面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关概念的讨论,说明了地方政府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可行性,提出了北京市建立市民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实施构想。
根据《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基本精神及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利用学科教学主渠道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结合点,多方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扎实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将可
本文是北京教科院职成教所承担的北京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委托的2009年教育科研财政专项课题《北京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比较和专家访谈法,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北京职业教育发展局面良好。从总体上看,基本实现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到2010年“职业教育更为发达”的发展目标。在这种局面下,虽然蕴含三大深层次问
如何建立新的教研机制,形成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针对北京市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学校和教学第一线,就校本教研的模式与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总结了建设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经验与策略。探讨了校本教研的内容与研究方式,包括行动研究、自我反思、合作研究、经验交流的模式与策略,并总结了来自实践的案例与经验。这些来自实践的成果可以为北京市更多的学校建立校本
文章首先对从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研究、课堂提问的界定、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方法分析以及教师提问与学生应答策略四个方面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着力采用量的研究方法,以不同班额的班级为研究样本,从学生课堂回答教师提问为研究视角,分析不同班额班级中教师提问涉及的学生数量与范围,多角度地理解与分析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提问,向教师提出如何分析大班额与小班额的学生课堂发言质量,如何实现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