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髓内固定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微创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牵引手术床下闭合复位,微创分别置入Gamma钉、PFNA-Ⅱ或Inter 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共62例,评价手术情况并随访观察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已发生的医疗数据,配合门诊问卷调查结果,探讨老年骨病手术患者的疾病原因、疾病管理的状况。方法:针对中山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两年间实际发生医疗数据,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配合中山大讲堂,针对老年骨病患者的疾病管理现状及生存质量展开问卷调查。
目的:儿童后足外翻畸形常由踝关节外翻和距下关节外翻引发,多见于神经肌肉性疾患和先天性踝关节、距下关节畸形的患儿。本文介绍通过临床体检及影像学信息对后足外翻畸形进行识别,给予不同治疗并评价结果。方法:我院骨科2010年至今,收治后足外翻畸形24例30足,年龄6-13岁,外观后足外翻,足弓低平,前足旋前外展。通过临床体检和X片进行识别。
目的 探讨骨科品管圈关于骨科长期卧床患者的初次下床发生跌倒的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初次下床跌倒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选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0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且卧床时间均超过了三天的患者100名进行评估及干预,评估及干预措施的内容包括了:评估病员的基本生命体征、监测病员的生化血常规指标、饮食指导、预防初次下床跌倒的相关健康宣教、评估病员的主观感受以及心理状况,针对性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8例分别接受DHS、PFNA、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61-96岁,平均(76.4±5.4)岁.骨折AO分型:A1型19例,A2型14例,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几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随之变化。该疾病对患者躯体造成病理结构改变、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对患者心理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我院骨科自2005年以来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既往研究已经证明骨性关节炎(OA)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但是其中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我们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梯度人类软骨细胞中不同信号通路的变化来试图对其进行研究和阐述。方法:选取3例平均年龄在22岁的因外伤致关节软骨剥脱的患者作为年轻组,选取4例平均年龄在60岁的因外伤致多韧带损伤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作为老年组,选取6例平均年龄在61岁的因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作为OA组,其中OA组可视
目的: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传统切取方法是逆行法。探讨该皮瓣的顺行切取方法,并通过比较两种切取方法,评价顺行法切取该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4月到2014年2月,行201例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42例皮瓣行逆行法切取(逆行组),159例行顺行法切取(顺行组)。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固定后踝与应用下胫腓联合螺钉的疗效差异。材料及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完整并进行内固定取出患者150例。其中固定后踝为应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患者35例,未固定后踝而应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患者27例。应用AOFAS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者行内固定取出时的踝关节功能。
会议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骨架(cytoskeleton)蛋白改变与成软骨细胞表型改变的关系,初步阐述软骨细胞骨架变化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维微团培养(micropelletculture)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细胞,通过秋水仙碱、细胞松弛素B及丙烯酰胺分别调节软骨细胞骨架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及波形蛋白,从大体形态、组织切片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PCR技术分析成软骨细胞表型的改
目的探讨及总结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15年1月—2015年3月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年龄均在55-80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