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公共汽车事业稳步推进,日趋繁盛。抗战前。公共汽车已成为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参考,并由此诞生了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究其缘由,道路建设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首都计划》的倡扬,实为该业兴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公共汽车,道路建设,人口增长,《首都计划》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8-0023-06
在推进近代城市嬗变的诸多因素中,公共交通是其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公共汽车则专指有固定线路和停车站,供公众乘用的汽车,是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主要交通工具。1898年,英国伦敦首行公共汽车,其后该新式工具逐入彼时国民政府“首都”——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南京,不仅“轮轨交通,绾毂南北……不特为吾国政治之中心,且为吾国经济之中心”;而且其城市公共交通亦呈多元化之势,公共汽车、京市铁路、出租汽车、人力车及马车等逐一呈现。然相较而言,其时南京的公共汽车事业不仅“关系全市民行,至为重要”,是首都市民最青睐的交通手段;且与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相比,“按内地通行公用(共)汽车,南京尚属第一处也”;并在此地诞生了1930年代我国最大的商办汽车公司。因之,在近代南京乃至中国交通史上,该行业的地位应以重视。然梳理近三十年来之学术史,关乎此题研究的成果却寥寥于世。鉴于此,笔者试对该域做一尝试,期以抛砖引玉,漏卮之处尚期指正。
一、公共汽车事业发展之递嬗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之前,南京“市区辽阔,由城南自下关,相距十五里,市民往返,诸感困难”。基于此,1918年商民佘恒拟筹金陵长途(公共,下同)汽车公司,计划行驶下关仪凤门大街及(夫子庙)贡院商场等处。期间,却招致地方议员、士绅的责难,其以“南京道路太狭,汽车通行,肇事必多,行人有性命之忧”为由,“大施反对,攻击益烈”,该公司筹备遂即中止。1923年,余恒、庞振乾等又重新招股,成立宁垣长途汽车公司,公司资本定为35000元,购置汽车6辆,每车可载客12人。然命运多舛,旋遭人力车公会的反对,他们议决“倘长途汽车上街行驶,即派人前往,阻止开行。如不遵从,即将车辆扣押,以示抵制。为免矛盾激化,市政当局遂通知该司暂缓营运。
后经南京警察厅调停,至1924年4月,宁垣公共汽车才得以上路行驶。其路线的起始站设在门帘桥,经大行宫、东南大学、鼓楼、三牌楼而至下关沪宁车站。全线还分为北行、南行车,每隔10分钟互开一对,日往来各100次,乘客票价为“每站大洋五分,全线小洋四角”。正值该业方兴未艾之际,1927年3月南京政局跌宕,该公司“因附逆关系,业即歇业”。是年10月14日,南京特别市工务局奉令对其接收。综观而言,定都前的南京公共汽车业举步维艰,所辖车辆的行驶时间仅三年而已,这与当时的社会不靖极有关联。
1927年4月18日,“国民革命军重定南京为首都”,并于6月6日“奉国民政府令改南京市为南京特别市,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南京的再次定都,使得其“首都”地位自民国以降又得以确立。然,“都城首善之区,而交通不便,行旅维艰,殊非正当之办法,于是长途汽车乃应运而生”。
官督商办的南京特别市公共汽车公司于是年12月成立,为商人王建中集资承办。市府对其规定,“所有一切用人行政财产及开销材料,均由承办者负责。市府仅派专员两人,一监督财政状况,一监督设施情形”;并要求今后所得纯利,公司取3/5,市府得2/50。其行车线路与前述宁垣公司一致,票价“除三牌楼站至下关站一角外余均五分,全线四角”,每日上午6时起至晚8时半止,隔15分钟开车一次;平日开车7辆,营业“月均收洋七千余元,开支约六千余元,收支相抵,尚有盈余”。但因车辆少及车况差,1928年7月“经市府第五次特别会议议决”,该公司被勒令营业。
其问,由商人赵于朔创办的关庙汽车公司也于1928年1月开业,但已不属官督商办性质。如当局规定“一切材料资本开销用人等,市府并不加以监督”;但每日收取车利6元一辆,10辆以上按辆收取6元;不足10辆,先缴1800元的保证金。公共汽车通行后,日开车9辆,路线共为10站,始站在贡院六朝居对面,经中正街、钟鼓楼、英领事署,而直达下关江边,票价每站5分全路5角。但公司的营业“月收入洋九千余元,实数公司一切开支,而仅敷开支”。是年5月,该公司欠缴车利数月,屡催不理,特别市工务局遂令其停业。
但继者依然纷至沓来。1928年7月,商人邝振翎等创办了公共汽车公司,开业时有车4辆,后增至22辆;1929年1月成立的振裕汽车公司,有汽车25辆。但他们仍无法规避行车量寡、经营亏损终沦于倒闭,遂即“递嬗而至兴华公司”。然相较一下,该期在首都南京并营的公共汽车已为47辆,较定都前的6辆,可谓进步良多了。
1930年7月,华侨黄孚彦等筹设的兴华汽车公司成立,公司地址“设湖北路,资本十万元”,初有车14辆,行驶下关京沪车站至黄埔路口路线(后停办)。至1933年,该公司经营路线有二:一自夫子庙经门帘桥、新街口、鼓楼、挹江门、而达下关车站;--由中华门经三山街、三元巷、新街口(下与一路同)而达京沪车站;共配车24辆,全线票价8角。1934年,兴华公司有职员180人,置汽车34辆;1933年度公司开支26万元,营业额18万余元。
前述可见,兴华公司规模虽较前者为大,但其经营期间已陷于困顿。如1933年3月,公司就因“收支不敷、办理困难”,呈准南京市工务局改为“官商合办,以资整理。8月,该局因其“车辆过少、资金不裕,无力扩充以应全市公共交通之需”,决意另行招商承办公共汽车。遂即由经,首都长途路线的江南汽车公司中标而得,但因兴华与工务局经营合同的期限未至。因此,自1933年11月南京市区的公共汽车呈现兴华与江南并营的局面。后兴华又因营业亏损及竞争失败,在经营5年后难以为继,于1935年7月“并与江南公司”。
江南汽车公司,“爰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春季集资筹创,招股创办之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诸先生发起。创办时,资本额为银元十万元”,初有汽车6辆,专营南京至句容、杭州的长途客运。次年,公司经营新街口至中山陵园的游览车。1933年,其购进德国朋弛(奔驰)客车150辆。之后,因“兴华公司合约期满”,便“由江南公司独家经营”南京公共汽车业。战前,江南在市区共行8线:
城区有6线:一路车起自夫子庙经杨公井、新街口、鼓楼、三牌楼、挹江门讫于下关车站;--路车自鼓楼前与一路车同,而鼓楼后为傅厚岗、玄武门、讫于和平门;三路车起中华门,经建康路、锦潇坊、太平巷、大行宫,讫于黄埔路;四路车起中华门,经内桥、三元巷、华侨路、中山桥、讫于下关澄 平码头;五路车自山西路新住宅区、经鼓楼、新街口、水西门至淮清桥;六路车起承恩寺、经建康路、中央大学、山西路、中央商场、回至承恩寺。另营郊区2线:一为陵园游览车,起新街口经大行宫、励志社、中山门而达总理陵、灵谷寺、孝陵卫;二为西郊线,自新街口,经汉中路、莫愁路,出水西门至江东门、上新河镇。
彼时,南京公共汽车业已被江南公司所垄断。甚至外地的游客,亦知“南京有一家总揽全城内外交通枢纽的江南汽车公司”。战前,江南公司的资本额已达100万元,1937年的净利为411642.68元(法币)。其有职工1600人,客车304辆,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商办汽车运输企业,“营业昌盛、盈利颇丰”。斯时的媒体也赞誉它“热诚为社会服务以来,交通称便,整个京市因以繁荣活跃不少”。
二、公共汽车事业发展之原因
战前,“南京市的公共交通已经非常发达”,首都的公共汽车已达300余辆,与当时中国第一大埠——上海的华界的200辆相比,其规模之巨,可谓中国之“翘楚”。如探究该业为何能如此兴盛,一些关键因素当无法避循:
(一) 道路建设与公共汽车
孙中山先生曾言:“道路,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事业能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是其根本原因。
定都前,南京“城中之最不堪问闻者,则为道路。道路之衰败,恐各都市,亦未有逾于此者。其时市民就常有“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河水不清”之谚。因此,定都后道路建设就成为
由上可见,随着道路的持续兴筑,汽车数量从1928年的144辆增至1936年2119辆,增幅达当局的首务。如1927年6月履新市长刘纪文就言:“本市长奉命接任其职,即在改造南京,而改造南京自非先从修筑马路人手不可。”
在此背景下,市政府“一面规划道路系统,一面进行开筑中山路”。中山路是为迎孙中山灵榇至陵墓所建,于1928年8月开建,次年5月竣工,是其时“首都第一干线”亦是“南京第一条现代化的马路”。虽当时美国纽约的第五街长6英里,号称“世界最长之街”,而中山路“长度过之,全线长八英里,中山门外二英里之大道尚不计焉”。该路仅辟筑费用就达1070114.72元。在当时情势下花费百万新筑一路,不仅是南京城市建设的创举,亦是同期全国城市道路的圭臬。
该路的辟筑成功,为南京道路建设的全面展现奠定了基础。因为,“有了这一条中山干路,我们可以由这条干路造成许多支路,由许多支路再造起许多支路,于是我们首都的道路纵横贯通,无往不便了”。自1927至1934年,南京已辟干道有中山、中正、太平、朱雀、白下、汉中、中华、雨花、山西、国府、玄武、热河、大光等30线,用费为2344042元;后至1936年6月,新筑道路已达44条。
至战前,南京已先后筑成干道48条,城内以新街口为中心,北部为中山北路、中央路、国府路,东部为中山东路、太平路、中兴路,南部为中正路、中华路、建康路,西部为汉中路、莫愁路、上海路;而城外有热河路、绥远路、雨花路等。建成道路约有混凝土路面2公里,柏油路面50公里,碎石路面200公里,弹石路面150公里。而随着南京城市道路的“日渐开辟,其随道路进展之交通事业,如汽车,马车,自由车,人力车行等,亦自随之增加”。如下表:14.7倍。而此期人力车量仅增2倍强,马车却不增反减,仅汽车呈十多倍增长,可见,道路的畅达对于汽车业的发展最具意义。正如时人所论:“汽车行驶,非有优良之道路不为功,果无优良之道路,纵有百千万辆之汽车,亦无所显其效能。”而随着“首都的建设,不仅是几条路,我们要公共汽车……的意识指导下,南京的公共汽车数量也从1928年定都初的16辆,递增至战前的304辆,十年间增长率为19倍;若与定都前的6辆相较,增幅更为50.7倍。该值不仅远甚于人力车业,且高于汽车业的整体增幅。可见,此期公共汽车业发展的猛进程度。
随着南京“几条主要的干路次第修成,往年大家认为出门坐车是件苦事,会把小肚子颠的发疼,现在却到处都是康庄大道了,已经平稳的多了”。当局对道路的规模化建设,使以往乘车
由图可知,民元(1912年)至1927年,15年间人口增加91000余,年均增量仅6000左右。而定都后的次年,人口就增加137000余,一年的增量较前15年总和还多。而自1927至1936年,除个别年份增量为少外,余增数均在6万以上。特别是1935年后,首都人数已超百万,战前更达101万余人。在1927至1937年的10年间,南京人口增长了2.82倍;而奠都初与民元间共15年,其倍数仅为1.34。
至此可见,南京人口的增幅迅猛。然深究而论,其是自然增长或迁徙流动?据1929至1935年首都出生及死亡率统计,两者几为相近(如1932年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14.7%)。再据南京社会局统计,1931年首都全年移人336047人,移出259327人。仅一年间,迁入人口就超迁出近8万人。可见,城市人口量“并不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人民之移往实且为人口变化中之最大原因”。正如有学者认为,“1933年南京城市人口达70余万,因建都而迁入的外来人口达50的苦痛消失殆尽,让更多人愿乘舒适、快捷的公共汽车,这也为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且新式路面的持续修筑,又使得对道路状况要求颇高的公共汽车业,得以继续扩张。因此,道路建设是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业兴盛的本源,而该业的发展又反力于道路的修缮,彼此形成了良性循环之势。
(二) 人口增长与公共汽车
定都后,南京城市规模日渐扩大,机关林立、商贾麇集,工商业愈加繁盛,就业机会不断增张,“由此人口呈现剧增态势”(如下图)。首都户口数也由1929年的102122户,1930年的112799户,增至1936年的181476户。战前,南京市人口总数已达1018795人。万”。定都后的南京,市廛繁盛,就业机会增加,对外埠极具“吸附效应”,致使大量移民迁入,从而使得人口大幅增长。
“自国府建都以来,机关林立,往来频繁”。南京市人口数量剧增,迁徙流动加大及出行需求频密等一系列因素,成就了公共汽车业的发展。因为,“首都成立以后,人口突然增加十万余”,这些现实状况不仅加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且对于载客量众、迅速、舒适的工具的需求则更为迫切。而作为大幅客运的承担者——公共汽车,在此方面较马车、人力车等人畜力工具,优势则更为明显,并能承担公共交通引领者的重任。如江南汽车公司档案所载,战前其“每日行驶车辆为一百二十辆至一百四十辆,每日乘客人数达十二万”,“当时南京人口约为百万,即每日有十分之一以上之市民与公司保持接触”。可见,公共汽车已成为彼时南京市民极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因人口剧 增、流动频繁,致交通需求不断扩大,一些公共汽车公司也因“车辆过少,无力扩充以应全市公共交通之需”而倒闭,而江南公司终因运行车辆多、较能满足市民需求而得以存续,直至壮大。所以,南京城市人口的增长,直接引致了公共汽车客运量的增加,也为该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市场条件,更为其资本积累、扩张规模赋予了良好契机。
(三) 《首都计划》与公共汽车
“良以首都之于一国,固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所荟萃。觇人国者,观其首都,即可以衡定其国民文化地位之高下”。自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首都建设迫在眉睫。而“都市建设之始,一切措施,应具远大之目光,制成详确之计划,秉计划而推行,乃能适应于事实之需要,获收完善之效果”。因之,建设前,首都的规划就必须前置。为使南京能和“世界上的名都,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美国的华盛顿、德国的柏林等并驾齐驱”,1928年12月,“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成立,专事国都规划。1929年初,首都建设委员会成立,乃将办事处改隶该会管辖。是年年底,由办事处编制的《首都计划》(下简称《计划》)一书,“出而问世”。
《计划》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一次较系统的城市规划工作”。因“建设都市对于交通问题,是决不可稍加忽视的”嗍,所以其对交通问题相当关注。在“市内交通设备完善与否,关系于市民之幸福者至大”,应“力求经济,贫民得实受其益”。
《计划》将其时世界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地底电车、架空火车、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马车及人力车等逐一比较,最终提出“南京交通之设备,应以公共汽车为宜”的决策,并陈指理由:
其一,建设地底电车、架空火车与首都现状不符。如地底电车虽“行驶迅速,且弊害甚少,足称便利”,但因其“建筑费甚昂,就南京现况而论,事实上殆无设置之可能”。而架空火车又“有碍空气与日光,且轮声与尘土,足以侵扰附近居民……且建筑须在地上多树架柱,有失街道之利用”。其时,美国纽约与波士顿两市,在市民倡议下,已将架空铁路拆除。
其二,电车与无轨电车的缺陷过多。电车虽被当时欧洲国家广泛使用,但弊端却逐步显现。如街道拥挤时,其“不能越轨而过,延误时刻”;前驶车辆如有损坏,“全部交通势必停顿”;悬挂于空中的电线,“既碍观瞻,且易发生危险”;当乘客稀少时,“亦须行驶此载重之车辆,耗费电力”;开动时刻,“轮声隆隆,有碍居民之安息”,而无轨电车“其不便之处,则约与电车相等”。
其三,公共汽车具有明显优势。其发端虽在电车后,但“现在之盛行,较诸电车,殆过之而无不及”。公共汽车可“随时增减,调剂得宜”,如前路障碍还可“绕道而行,不为轨道所限制,是于经济、时间两无所失”,且速度“远较电车为优”。其时欧美国家“增设之新路线,皆用以行驶公共汽车”。更为重要的是,它“创办之易,亦迥非电车所及”,而就南京现状而论,“费数百万元以设备电车,交通恐犹未能尽便,实不若费数十万元购置公共汽车”,可以立刻通行无阻。
除此而外,在倡议公共汽车同时,《计划》还提出对出租汽车、马车及人力车等工具,“政府亦应加以严密之取缔”,以保城市道路与公众安全。
《计划》通过考察城市现状,列举其他交通工具不足,陈指首都南京的公共交通应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业。在此思潮引领下,国府政要孔祥熙等也具名呈交“拟用公共汽车为首都交通车辆之设备”的提案。因《计划》是首都建设的指导模板,而其又积极倡导推进公共汽车业,从而使1930年代在上海、北京及天津等城市盛行的电车,在南京没有呈现。而此中以“公共汽车为宜”的决策思路,则贯穿于战前南京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脉络,促使公共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从而,《计划》又是促进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业发展的要因。
“国之于交通,犹鱼之于水也。民之需要,当与衣食住并而为四”。交通于人类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新式交通的产生与变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近代新式交通的代表——公共汽车,在战前的南京发展兴旺。其时,南京城市公共交通虽呈多样化之势,但因公共汽车具载客量众、节约时间、舒适耐用等优势,成为市民热衷的出行工具,并由此诞生了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简言之,道路建设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长及《首都计划》的倡扬,是促成该业兴盛的重要原因。如阙失前述因素,其发展前景亦未可知。
综上以观,抗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业,发展迅猛,规模甚巨,堪为全国同业之“翘楚”。而作为其时新式交通的代表,公共汽车不仅使南京“市民之生活因此改善”,更推动了近代南京向现代城市的嬗变。
[作者简介]李沛霖,男,1979年生,江苏南京市 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从 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关键词]公共汽车,道路建设,人口增长,《首都计划》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8-0023-06
在推进近代城市嬗变的诸多因素中,公共交通是其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公共汽车则专指有固定线路和停车站,供公众乘用的汽车,是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主要交通工具。1898年,英国伦敦首行公共汽车,其后该新式工具逐入彼时国民政府“首都”——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南京,不仅“轮轨交通,绾毂南北……不特为吾国政治之中心,且为吾国经济之中心”;而且其城市公共交通亦呈多元化之势,公共汽车、京市铁路、出租汽车、人力车及马车等逐一呈现。然相较而言,其时南京的公共汽车事业不仅“关系全市民行,至为重要”,是首都市民最青睐的交通手段;且与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相比,“按内地通行公用(共)汽车,南京尚属第一处也”;并在此地诞生了1930年代我国最大的商办汽车公司。因之,在近代南京乃至中国交通史上,该行业的地位应以重视。然梳理近三十年来之学术史,关乎此题研究的成果却寥寥于世。鉴于此,笔者试对该域做一尝试,期以抛砖引玉,漏卮之处尚期指正。
一、公共汽车事业发展之递嬗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之前,南京“市区辽阔,由城南自下关,相距十五里,市民往返,诸感困难”。基于此,1918年商民佘恒拟筹金陵长途(公共,下同)汽车公司,计划行驶下关仪凤门大街及(夫子庙)贡院商场等处。期间,却招致地方议员、士绅的责难,其以“南京道路太狭,汽车通行,肇事必多,行人有性命之忧”为由,“大施反对,攻击益烈”,该公司筹备遂即中止。1923年,余恒、庞振乾等又重新招股,成立宁垣长途汽车公司,公司资本定为35000元,购置汽车6辆,每车可载客12人。然命运多舛,旋遭人力车公会的反对,他们议决“倘长途汽车上街行驶,即派人前往,阻止开行。如不遵从,即将车辆扣押,以示抵制。为免矛盾激化,市政当局遂通知该司暂缓营运。
后经南京警察厅调停,至1924年4月,宁垣公共汽车才得以上路行驶。其路线的起始站设在门帘桥,经大行宫、东南大学、鼓楼、三牌楼而至下关沪宁车站。全线还分为北行、南行车,每隔10分钟互开一对,日往来各100次,乘客票价为“每站大洋五分,全线小洋四角”。正值该业方兴未艾之际,1927年3月南京政局跌宕,该公司“因附逆关系,业即歇业”。是年10月14日,南京特别市工务局奉令对其接收。综观而言,定都前的南京公共汽车业举步维艰,所辖车辆的行驶时间仅三年而已,这与当时的社会不靖极有关联。
1927年4月18日,“国民革命军重定南京为首都”,并于6月6日“奉国民政府令改南京市为南京特别市,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南京的再次定都,使得其“首都”地位自民国以降又得以确立。然,“都城首善之区,而交通不便,行旅维艰,殊非正当之办法,于是长途汽车乃应运而生”。
官督商办的南京特别市公共汽车公司于是年12月成立,为商人王建中集资承办。市府对其规定,“所有一切用人行政财产及开销材料,均由承办者负责。市府仅派专员两人,一监督财政状况,一监督设施情形”;并要求今后所得纯利,公司取3/5,市府得2/50。其行车线路与前述宁垣公司一致,票价“除三牌楼站至下关站一角外余均五分,全线四角”,每日上午6时起至晚8时半止,隔15分钟开车一次;平日开车7辆,营业“月均收洋七千余元,开支约六千余元,收支相抵,尚有盈余”。但因车辆少及车况差,1928年7月“经市府第五次特别会议议决”,该公司被勒令营业。
其问,由商人赵于朔创办的关庙汽车公司也于1928年1月开业,但已不属官督商办性质。如当局规定“一切材料资本开销用人等,市府并不加以监督”;但每日收取车利6元一辆,10辆以上按辆收取6元;不足10辆,先缴1800元的保证金。公共汽车通行后,日开车9辆,路线共为10站,始站在贡院六朝居对面,经中正街、钟鼓楼、英领事署,而直达下关江边,票价每站5分全路5角。但公司的营业“月收入洋九千余元,实数公司一切开支,而仅敷开支”。是年5月,该公司欠缴车利数月,屡催不理,特别市工务局遂令其停业。
但继者依然纷至沓来。1928年7月,商人邝振翎等创办了公共汽车公司,开业时有车4辆,后增至22辆;1929年1月成立的振裕汽车公司,有汽车25辆。但他们仍无法规避行车量寡、经营亏损终沦于倒闭,遂即“递嬗而至兴华公司”。然相较一下,该期在首都南京并营的公共汽车已为47辆,较定都前的6辆,可谓进步良多了。
1930年7月,华侨黄孚彦等筹设的兴华汽车公司成立,公司地址“设湖北路,资本十万元”,初有车14辆,行驶下关京沪车站至黄埔路口路线(后停办)。至1933年,该公司经营路线有二:一自夫子庙经门帘桥、新街口、鼓楼、挹江门、而达下关车站;--由中华门经三山街、三元巷、新街口(下与一路同)而达京沪车站;共配车24辆,全线票价8角。1934年,兴华公司有职员180人,置汽车34辆;1933年度公司开支26万元,营业额18万余元。
前述可见,兴华公司规模虽较前者为大,但其经营期间已陷于困顿。如1933年3月,公司就因“收支不敷、办理困难”,呈准南京市工务局改为“官商合办,以资整理。8月,该局因其“车辆过少、资金不裕,无力扩充以应全市公共交通之需”,决意另行招商承办公共汽车。遂即由经,首都长途路线的江南汽车公司中标而得,但因兴华与工务局经营合同的期限未至。因此,自1933年11月南京市区的公共汽车呈现兴华与江南并营的局面。后兴华又因营业亏损及竞争失败,在经营5年后难以为继,于1935年7月“并与江南公司”。
江南汽车公司,“爰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春季集资筹创,招股创办之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诸先生发起。创办时,资本额为银元十万元”,初有汽车6辆,专营南京至句容、杭州的长途客运。次年,公司经营新街口至中山陵园的游览车。1933年,其购进德国朋弛(奔驰)客车150辆。之后,因“兴华公司合约期满”,便“由江南公司独家经营”南京公共汽车业。战前,江南在市区共行8线:
城区有6线:一路车起自夫子庙经杨公井、新街口、鼓楼、三牌楼、挹江门讫于下关车站;--路车自鼓楼前与一路车同,而鼓楼后为傅厚岗、玄武门、讫于和平门;三路车起中华门,经建康路、锦潇坊、太平巷、大行宫,讫于黄埔路;四路车起中华门,经内桥、三元巷、华侨路、中山桥、讫于下关澄 平码头;五路车自山西路新住宅区、经鼓楼、新街口、水西门至淮清桥;六路车起承恩寺、经建康路、中央大学、山西路、中央商场、回至承恩寺。另营郊区2线:一为陵园游览车,起新街口经大行宫、励志社、中山门而达总理陵、灵谷寺、孝陵卫;二为西郊线,自新街口,经汉中路、莫愁路,出水西门至江东门、上新河镇。
彼时,南京公共汽车业已被江南公司所垄断。甚至外地的游客,亦知“南京有一家总揽全城内外交通枢纽的江南汽车公司”。战前,江南公司的资本额已达100万元,1937年的净利为411642.68元(法币)。其有职工1600人,客车304辆,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商办汽车运输企业,“营业昌盛、盈利颇丰”。斯时的媒体也赞誉它“热诚为社会服务以来,交通称便,整个京市因以繁荣活跃不少”。
二、公共汽车事业发展之原因
战前,“南京市的公共交通已经非常发达”,首都的公共汽车已达300余辆,与当时中国第一大埠——上海的华界的200辆相比,其规模之巨,可谓中国之“翘楚”。如探究该业为何能如此兴盛,一些关键因素当无法避循:
(一) 道路建设与公共汽车
孙中山先生曾言:“道路,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事业能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是其根本原因。
定都前,南京“城中之最不堪问闻者,则为道路。道路之衰败,恐各都市,亦未有逾于此者。其时市民就常有“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河水不清”之谚。因此,定都后道路建设就成为
由上可见,随着道路的持续兴筑,汽车数量从1928年的144辆增至1936年2119辆,增幅达当局的首务。如1927年6月履新市长刘纪文就言:“本市长奉命接任其职,即在改造南京,而改造南京自非先从修筑马路人手不可。”
在此背景下,市政府“一面规划道路系统,一面进行开筑中山路”。中山路是为迎孙中山灵榇至陵墓所建,于1928年8月开建,次年5月竣工,是其时“首都第一干线”亦是“南京第一条现代化的马路”。虽当时美国纽约的第五街长6英里,号称“世界最长之街”,而中山路“长度过之,全线长八英里,中山门外二英里之大道尚不计焉”。该路仅辟筑费用就达1070114.72元。在当时情势下花费百万新筑一路,不仅是南京城市建设的创举,亦是同期全国城市道路的圭臬。
该路的辟筑成功,为南京道路建设的全面展现奠定了基础。因为,“有了这一条中山干路,我们可以由这条干路造成许多支路,由许多支路再造起许多支路,于是我们首都的道路纵横贯通,无往不便了”。自1927至1934年,南京已辟干道有中山、中正、太平、朱雀、白下、汉中、中华、雨花、山西、国府、玄武、热河、大光等30线,用费为2344042元;后至1936年6月,新筑道路已达44条。
至战前,南京已先后筑成干道48条,城内以新街口为中心,北部为中山北路、中央路、国府路,东部为中山东路、太平路、中兴路,南部为中正路、中华路、建康路,西部为汉中路、莫愁路、上海路;而城外有热河路、绥远路、雨花路等。建成道路约有混凝土路面2公里,柏油路面50公里,碎石路面200公里,弹石路面150公里。而随着南京城市道路的“日渐开辟,其随道路进展之交通事业,如汽车,马车,自由车,人力车行等,亦自随之增加”。如下表:14.7倍。而此期人力车量仅增2倍强,马车却不增反减,仅汽车呈十多倍增长,可见,道路的畅达对于汽车业的发展最具意义。正如时人所论:“汽车行驶,非有优良之道路不为功,果无优良之道路,纵有百千万辆之汽车,亦无所显其效能。”而随着“首都的建设,不仅是几条路,我们要公共汽车……的意识指导下,南京的公共汽车数量也从1928年定都初的16辆,递增至战前的304辆,十年间增长率为19倍;若与定都前的6辆相较,增幅更为50.7倍。该值不仅远甚于人力车业,且高于汽车业的整体增幅。可见,此期公共汽车业发展的猛进程度。
随着南京“几条主要的干路次第修成,往年大家认为出门坐车是件苦事,会把小肚子颠的发疼,现在却到处都是康庄大道了,已经平稳的多了”。当局对道路的规模化建设,使以往乘车
由图可知,民元(1912年)至1927年,15年间人口增加91000余,年均增量仅6000左右。而定都后的次年,人口就增加137000余,一年的增量较前15年总和还多。而自1927至1936年,除个别年份增量为少外,余增数均在6万以上。特别是1935年后,首都人数已超百万,战前更达101万余人。在1927至1937年的10年间,南京人口增长了2.82倍;而奠都初与民元间共15年,其倍数仅为1.34。
至此可见,南京人口的增幅迅猛。然深究而论,其是自然增长或迁徙流动?据1929至1935年首都出生及死亡率统计,两者几为相近(如1932年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14.7%)。再据南京社会局统计,1931年首都全年移人336047人,移出259327人。仅一年间,迁入人口就超迁出近8万人。可见,城市人口量“并不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人民之移往实且为人口变化中之最大原因”。正如有学者认为,“1933年南京城市人口达70余万,因建都而迁入的外来人口达50的苦痛消失殆尽,让更多人愿乘舒适、快捷的公共汽车,这也为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且新式路面的持续修筑,又使得对道路状况要求颇高的公共汽车业,得以继续扩张。因此,道路建设是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业兴盛的本源,而该业的发展又反力于道路的修缮,彼此形成了良性循环之势。
(二) 人口增长与公共汽车
定都后,南京城市规模日渐扩大,机关林立、商贾麇集,工商业愈加繁盛,就业机会不断增张,“由此人口呈现剧增态势”(如下图)。首都户口数也由1929年的102122户,1930年的112799户,增至1936年的181476户。战前,南京市人口总数已达1018795人。万”。定都后的南京,市廛繁盛,就业机会增加,对外埠极具“吸附效应”,致使大量移民迁入,从而使得人口大幅增长。
“自国府建都以来,机关林立,往来频繁”。南京市人口数量剧增,迁徙流动加大及出行需求频密等一系列因素,成就了公共汽车业的发展。因为,“首都成立以后,人口突然增加十万余”,这些现实状况不仅加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且对于载客量众、迅速、舒适的工具的需求则更为迫切。而作为大幅客运的承担者——公共汽车,在此方面较马车、人力车等人畜力工具,优势则更为明显,并能承担公共交通引领者的重任。如江南汽车公司档案所载,战前其“每日行驶车辆为一百二十辆至一百四十辆,每日乘客人数达十二万”,“当时南京人口约为百万,即每日有十分之一以上之市民与公司保持接触”。可见,公共汽车已成为彼时南京市民极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因人口剧 增、流动频繁,致交通需求不断扩大,一些公共汽车公司也因“车辆过少,无力扩充以应全市公共交通之需”而倒闭,而江南公司终因运行车辆多、较能满足市民需求而得以存续,直至壮大。所以,南京城市人口的增长,直接引致了公共汽车客运量的增加,也为该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市场条件,更为其资本积累、扩张规模赋予了良好契机。
(三) 《首都计划》与公共汽车
“良以首都之于一国,固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所荟萃。觇人国者,观其首都,即可以衡定其国民文化地位之高下”。自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首都建设迫在眉睫。而“都市建设之始,一切措施,应具远大之目光,制成详确之计划,秉计划而推行,乃能适应于事实之需要,获收完善之效果”。因之,建设前,首都的规划就必须前置。为使南京能和“世界上的名都,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美国的华盛顿、德国的柏林等并驾齐驱”,1928年12月,“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成立,专事国都规划。1929年初,首都建设委员会成立,乃将办事处改隶该会管辖。是年年底,由办事处编制的《首都计划》(下简称《计划》)一书,“出而问世”。
《计划》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一次较系统的城市规划工作”。因“建设都市对于交通问题,是决不可稍加忽视的”嗍,所以其对交通问题相当关注。在“市内交通设备完善与否,关系于市民之幸福者至大”,应“力求经济,贫民得实受其益”。
《计划》将其时世界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地底电车、架空火车、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马车及人力车等逐一比较,最终提出“南京交通之设备,应以公共汽车为宜”的决策,并陈指理由:
其一,建设地底电车、架空火车与首都现状不符。如地底电车虽“行驶迅速,且弊害甚少,足称便利”,但因其“建筑费甚昂,就南京现况而论,事实上殆无设置之可能”。而架空火车又“有碍空气与日光,且轮声与尘土,足以侵扰附近居民……且建筑须在地上多树架柱,有失街道之利用”。其时,美国纽约与波士顿两市,在市民倡议下,已将架空铁路拆除。
其二,电车与无轨电车的缺陷过多。电车虽被当时欧洲国家广泛使用,但弊端却逐步显现。如街道拥挤时,其“不能越轨而过,延误时刻”;前驶车辆如有损坏,“全部交通势必停顿”;悬挂于空中的电线,“既碍观瞻,且易发生危险”;当乘客稀少时,“亦须行驶此载重之车辆,耗费电力”;开动时刻,“轮声隆隆,有碍居民之安息”,而无轨电车“其不便之处,则约与电车相等”。
其三,公共汽车具有明显优势。其发端虽在电车后,但“现在之盛行,较诸电车,殆过之而无不及”。公共汽车可“随时增减,调剂得宜”,如前路障碍还可“绕道而行,不为轨道所限制,是于经济、时间两无所失”,且速度“远较电车为优”。其时欧美国家“增设之新路线,皆用以行驶公共汽车”。更为重要的是,它“创办之易,亦迥非电车所及”,而就南京现状而论,“费数百万元以设备电车,交通恐犹未能尽便,实不若费数十万元购置公共汽车”,可以立刻通行无阻。
除此而外,在倡议公共汽车同时,《计划》还提出对出租汽车、马车及人力车等工具,“政府亦应加以严密之取缔”,以保城市道路与公众安全。
《计划》通过考察城市现状,列举其他交通工具不足,陈指首都南京的公共交通应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业。在此思潮引领下,国府政要孔祥熙等也具名呈交“拟用公共汽车为首都交通车辆之设备”的提案。因《计划》是首都建设的指导模板,而其又积极倡导推进公共汽车业,从而使1930年代在上海、北京及天津等城市盛行的电车,在南京没有呈现。而此中以“公共汽车为宜”的决策思路,则贯穿于战前南京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脉络,促使公共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从而,《计划》又是促进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业发展的要因。
“国之于交通,犹鱼之于水也。民之需要,当与衣食住并而为四”。交通于人类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新式交通的产生与变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近代新式交通的代表——公共汽车,在战前的南京发展兴旺。其时,南京城市公共交通虽呈多样化之势,但因公共汽车具载客量众、节约时间、舒适耐用等优势,成为市民热衷的出行工具,并由此诞生了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简言之,道路建设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长及《首都计划》的倡扬,是促成该业兴盛的重要原因。如阙失前述因素,其发展前景亦未可知。
综上以观,抗战前南京公共汽车业,发展迅猛,规模甚巨,堪为全国同业之“翘楚”。而作为其时新式交通的代表,公共汽车不仅使南京“市民之生活因此改善”,更推动了近代南京向现代城市的嬗变。
[作者简介]李沛霖,男,1979年生,江苏南京市 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从 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