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和内抑素的互逆平衡在2型糖尿病肾病血管调节中的作用

来源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作为促血管生长因子和内抑素(endostatin)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糖尿病肾病(DN)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大鼠为对照,24只雄性Wistar大鼠建成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鼠肾组织VEGF和内抑素的表达及半定量分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VEGF和内抑素的浓度。结果:DN大鼠无论在血中还是肾组织免疫组都有VEGF和内抑素的表达,VEGF的表达与DN血管再生产严重程度密切相关(=0.418,P<0.001),内抑素的表达也与DN严重成度密切相关(ρ=0.396,P<0.01),且VEGF和内抑素的回归曲线与DN血管再生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其他文献
免疫炎性反应是导致血性急性肾衰竭(ARF)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而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γ-干扰素(IFN-γ)这组功能密切相关的促炎性因子在缺血性ARF的组织损伤中发挥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特异性IL-1β转换酶(ICE/Caspase-1)抑制剂联合抑制了上述数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后对ARF治疗作用。
肾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理改变,在人类慢性肾脏疾病转归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病理变化涉及多方面的机制,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目前被认为是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已报道自细胞介素18(IL-18)在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存在表达或分泌异常现象,但它能否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IL-18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本研究初步验证了IL-18可以促进肾近曲小管
临床上,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首先依据尿路感染症状、腰痛、发热及尿常规炎性变化等,再经中段尿培养、膀胱穿刺尿液培养或导尿培养检出细菌而获得诊断。虽然经验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十分有效,但治疗前做尿液细菌培养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观察了治疗各组大鼠的尿液细菌的生长情况,进而进一步研究滋肾通关胶囊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效果。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是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探讨临床常用复方中成药制剂及西药制剂对这些病原体的抗菌作用,分别采用液体培养法及平皿培养法测定这些药物对上述所列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本文通过对健康SD大鼠40只进行对照给药试验,研究活血软坚方对家兔膜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损害影响,对翅膀上球疾病的发展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滋肾化毒饮联合间断性环磷酰胺(CTX)静脉外击疗法对活动期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I。)凋亡调控因子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活动性L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治疗组予滋肾化毒饮联合间断性CTX静脉冲击疗法,对照组予间断性CTX静脉冲击疗法。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的PBL的Fas、FasL、bcl-2表达及临床指标变化,Fas、FasL、bcl-2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将每批处死的大鼠肾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了滋肾通关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复杂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采用几种不同方法构建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为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提供可研究的动物模型。实验显示,采用高糖、乳糖酸红霉素和脂多糖构建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均获得成功。
目的:研究肾衰养真方对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PD)营养不良大鼠血清Leptin及O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0.5%腺嘌呤饲喂的方法建立CRF大鼠模型,并植入腹膜透析管,进行PD,建立营养不良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肾衰养真方、肾灵、生理盐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的leptin水平,用RT-PCR的方法检测编码leptin的基因-OB基因mRNA表达。结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本实验所用的MsPGN大鼠模型t-PA/PAI-1、MMP-9/TIMP-l的变化及其和系膜基质过度表达的关系,以及化瘀通络中药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化瘀通络中药肾络通在治疗MsPGN中引起PA/PAI和MMP/TIMP两大降解酶系统的活化,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PAI的表达,纠正MMP/TIMP失衡,从而抑制了ECM积聚,防止了肾小球硬化,延缓了慢性肾炎向肾衰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