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与幸福: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人把幸福当作最高目的。然而,自启蒙时代以来,为自由而自由的追求逐渐篡夺了幸福的地位,尤其是20世纪的文学作品十分突出地表现了个人自由和人生幸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丹麦伦理学家基尔克廓尔认为:幸福和善相同一,幸福就是在场,对于自身的在场。本文选取 20世纪著名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女主人公伊芙琳的伦理存在,并试图证明选择是一种伦理行为, 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幸福:(一)伊芙琳对现实的"缺席的在场";(二)伊芙琳对幸福的幻觉的在场;(三)重拾爱尔兰之爱。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对于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合同履行纠纷应适用“情势变更”还是“不可抗力”均存在较大争议,新出台的《民法典》对“情势变更”规则的修订
湖北省作为中国抗疫“第一战线”,公共服务设施承受了比以往更加巨大的使用压力。回望疫情,我们需要反思对城市、规划本身的认知和理解: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否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