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靛瑶是我国瑶族的分支之一,因喜爱穿蓝靛染制的衣服而得名,是一个典型的刀耕火种的民族,人们所需要的食物依靠自己种植,所穿布料也完全靠自己种植棉花和蓝靛草来纺线、织布、染布和裁衣。所以当蓝靛瑶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时,首先就要看一下此地是否适合种植粮食、棉花和蓝靛草,因为这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文化冲击,染布的古老生计逐渐被蓝靛瑶所遗弃。本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瑶区乡光明村为例,利用民族植物学方法(Ethnobotanical methods),对光明村40位关键信息报告人进行了访谈,收集信息包括染料种类、瑶族名、利用部位和资源类型,对光明村蓝靛瑶制靛和染布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结果发现蓝靛瑶制靛和染布的工艺繁杂,制靛主要分为建池、发酵、加石灰、搅拌、沉淀、储藏;染布主要分为染液配制、染布、加色、洗晒等。并且人们会选择属羊的日子进行染布,这样布才能染出黑色。不同的人所利用的植物也有所差异,蓝靛瑶制靛和染布过程中共涉及野生及栽培植物12种,分属8科12属,包括染色植物2种,助染植物10种,而且这些植物都有一定的药用功效。爵床科植物板蓝(Strobilanthes cusia)作为制靛的主要染料,用量非常大,在该地区有大量栽培。豆科的野青(Indigofera suffruticosa)虽然在产靛量和品质方面都不同于板蓝,仍有少数人在使用。该地区的蓝靛瑶根据板蓝的生长环境和形态差异将其区分为5个品种或表型,其中3个栽培品种:"ga mu sai mu"叶子较小,生长周期短;"ga mu gai"叶子较大;"ga mu lu"叶子最大,生长周期长,使用人数最多。还有2个野生品种:"huang gong ga mu"叶子较大,一种节间长,一种节间短。相传野生"种"为瑶族始祖盘王所种,染布效果最好。但是这5个品种板蓝从值物形态上很难区分为不同的种或变种,可被认为是板蓝的"文化物种"。目前,在瑶区乡光明村会染布的只有少数的老年妇女,和染布相关的传统知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正在迅速流失,为促进蓝靛瑶染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加强挖掘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