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产KPC型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K.P)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南京两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23株产KPC型β-内酰胺酶K.P,用PCR法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编码基因gyrA、parC和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aac(6)-Ⅰ b-Cr、qnrA、qnrB、qnrS、qepA基因进行检测,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作BLAST对比;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细菌室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产KPC型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K.P)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南京两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23株产KPC型β-内酰胺酶K.P,用PCR法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编码基因gyrA、parC和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aac(6)-Ⅰ b-Cr、qnrA、qnrB、qnrS、qepA基因进行检测,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作BLAST对比;
其他文献
目的:对经喉罩或气管插管连接行常规机械通气在全身麻醉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1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受全身麻醉介入手术治疗的70例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介入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经气管插管连接行常规机械通气,对研究组患儿进行经喉罩连接行常规机械通气,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置入时间为(12.5 6±2.14)s,与对照组
目的:评估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院的116例患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急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两组患儿均进行3天的观察治疗并记录体温变化及惊厥次数,组间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抗惊厥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41%、53.45%(P<0.05),再发惊厥率分别为32.76%、53
目的:对联合运用劳拉西泮与帕罗西汀药物在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前者予以劳拉西泮与帕罗西汀治疗,后者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且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6%)比参照组患者(90.2%)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AS、HAMA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参照
目的:应用脉冲射频联合项韧带小针刀松解治疗颈椎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颈椎病患者,将其平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脉冲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用单纯脉冲射频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脉冲射频联合项韧带小针刀松解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通过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VAS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调查近10年中国结核病房护士结核病暴露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减少结核病房护士结核病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以便利抽样方式对我国18家省市级结核病专科医院就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间结核病房护士结核病暴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女性,23岁,居家以"孕38+6周,发热伴气短8天,加重伴意识障碍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诱因发热,最高39℃,伴咳嗽咳痰,行输液治疗症状缓解.5天后出现气短伴发热,于当地医院给予退热等治疗,仍高热并呼吸困难加重平卧无法入睡,给予吸氧、输液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产科B超示:宫内晚孕、单活胎、头位;期间患者自述胎动较前减少.
目的 探讨我院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并了解我院IRAB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1例IRAB 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RAB组155例,亚胺培南敏感(ISAB)组46例,分析IRAB H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IRAB的耐药情况.
目的 探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住院的患者,共21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把铜绿假单胞菌株分为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分别探讨非多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肺炎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CD4+CD25+T调节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在该疾病发生中的初步作用.方法 采集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入院时及抗结核治疗7天后的外周血及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入院时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以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为对照,检测其中CD4+CD25+T调节细胞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