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生物学转归的方式,总结当前对于腱骨生物学转归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腱骨生物学转归的新概念。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生物学转归的方式,总结当前对于腱骨生物学转归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腱骨生物学转归的新概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机锻炼后立即配合冷疗的效果.方法:对在我科2015年6月-2016年5月所收住的150例单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其中骨性关节炎1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目的 为了减轻皮肤开放性创伤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换药时间和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换药时的紧张心理、增加舒适感,笔者在2012年11月-2015年5月间,对科室收治的皮肤开放性创伤的创面病人,使用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开放性创面疗效。
目的 评价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62例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伤椎固定组(n=30)和跨节段固定组(n=32),伤椎固定组患者采用骨折椎体置钉固定术治疗,跨节段固定组患者采用传统跨骨折椎体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术后腰椎再手术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腰椎滑脱术后腰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腰椎再手术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复发27例(48.3%),腰椎管狭窄症10例(17.1%),初次手术减压不彻底10例(18.0%),临近节段病变4例(6.8%),其他节段新发腰椎间盘突出5例(9.8%).
目的 探讨腰椎椎旁肌入路腰髂固定+腹部腹直肌旁入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L5S1结核并骶前脓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其应用优势。方法 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腰椎椎旁肌入路腰髂固定+腹部腹直肌旁入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L5S1结核并骶前脓肿患者36例,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周后复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时进行该手术,并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技巧及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28例,随机分为漂浮体位组与传统体位组。
Background:The fusion cage was universally used in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disorders treated with th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due to its promoting role in improvement of the fusion rate,but there a
目的 比较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了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骨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52例确诊为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6例)采用传统的跟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进行解剖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26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入路进行解剖复位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病人35例,治疗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或结合小钢板内固定。[结果]:35例患 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