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且价格高昂的现状,采用高性能聚羧酸外加剂调整全机制砂混凝土可泵性,并优化配合比,实现了PHC管桩C80混凝土的泵送生产.全机制砂泵送C80混凝土是对管桩行业的一次生产技术创新.
【出 处】
:
第七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交流会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且价格高昂的现状,采用高性能聚羧酸外加剂调整全机制砂混凝土可泵性,并优化配合比,实现了PHC管桩C80混凝土的泵送生产.全机制砂泵送C80混凝土是对管桩行业的一次生产技术创新.
其他文献
火电厂脱硝能够大幅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脱硝后的粉煤灰应用于混凝土生产时,需要研究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本文研究了脱硝粉煤灰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粉煤灰能够部分降低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掺脱硝粉煤灰的水泥净浆达到相同流动度时,外加剂掺量高于常规粉煤灰;固定外加剂掺量,脱硝粉煤灰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初始工作性能,但1h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略大于常规粉煤灰;脱硝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
本文针对管片的蜂窝麻面问题,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0mm,混凝土含气量可控制在1.7%左右,浇筑振捣时间宜控制在9min,脱模剂宜选水性脱模剂,聚羧酸母液建议选用降粘型聚羧酸,以达到蜂窝麻面最少的效果.
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生物多糖乳液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敏感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中复配适量生物多糖乳液,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显著降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量敏感性和用水量敏感性,有效避免混凝土泌水离析,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
C-S-H/PCE nano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precipitating method using water-soluble comb-type polymer as dispersant,and Na2SiO3 · 9H2O and Ca(NO3)2 · 4H2O as raw material.The effects of the prepar
本文分别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ABVN)或偶氮二氰基戊酸(ACVA)为引发剂进行本体聚合制备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以研究不同结构偶氮引发剂对聚合物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并测试了相应聚合产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及其在水泥净浆中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以ABVN为引发剂,产物的转化率更高,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丙烯酸的自聚现象.研磨后得到的粉体产品水溶性较好,存储稳定,同
采用将焦亚硫酸钠(SPs)同时用作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还原剂与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链转移剂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分别探讨了SPS掺量、过硫酸铵(APS)掺量、反应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在反应温度45℃,大单体质量0.44%的APS,大单体质量0.75%的SPS的条件下合成出的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最优.
为了明确混凝土墙体出现局部外观异常、缓凝等问题的原因,研究了水胶比和外加剂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和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胶比对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具有明显影响,外加剂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变化和胶砂强度影响较小.施工现场出现的混凝土墙体局部外观异常是施工现场在混凝土中大量加水导致水灰比过大造成的.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bleeding process of fresh cement paste mixed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olycarboxylate (PCE) superplasticizers by using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高性能自流平混凝土,在现代复杂施工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随着近些年的建设发展,施工工艺和技术逐渐改进和突破,许多复杂工艺的出现对传统混凝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免振捣、高流态、自密实等性能特点,越来越多地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文基于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的研究开发,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延伸段无砟轨道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对工程
本文结合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施工案例,通过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纤维素醚、引气剂及降粘剂等外加剂比例的调整优化,制备出一种可满足低坍落度、低胶材用量、低用水量和高含气量的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外加剂.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水剂掺量占胶材用量1.0%的情况下,减水剂复配按照减水组分占减水剂的1%、葡萄糖酸钠占减水剂的7%、降粘剂占减水剂的0.7%、引气剂总量占减水剂的1.8%,得出减水剂混凝土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