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快速白旋同波EPI成像序列,进行脊髓矢状面扫描,比较5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机 构】
: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
【出 处】
:
第20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暨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快速白旋同波EPI成像序列,进行脊髓矢状面扫描,比较5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的常规MRI和DTI检查结果。
结果:1例脊髓T1WI、T2WI呈高信号;3例脊髓在T1WI无信号改变,而T2WI脊髓呈高信号;1例常规MRI检查未见异常。DTI检查均可在相应节段呈高信号。
结论:在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的诊断中DTI可以显示常规MRI所不能显示的异常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加椎间融合器(WDFC)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 方法:1999年3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132例,采用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加椎间融合器治疗
针对传统粘度测量装置体积庞大,检测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液体粘度抽检时的快速高效要求的问题,以对称腔体、共用通道和T型管道等结构设计了一种液体粘度测量装置.并基于微流控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对溯源链路的可靠性和同步精度提出要求.采用光纤时间传递技术实现的溯源链路可获得高精度的溯源钟差,提高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同步精度.但由于光纤传输链路、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三种颈前路手术方法治疗CSM 1256例,包括:A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587例;B组:颈前路减压Cage或PCB植入术106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Moss Miami、CDH和Xia系统内同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96例,对全部病例进行9~32
目的:探讨CTMRP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寻找定量评价椎间融合的新方法。 方法:13例行腰椎间融合的患者术后1周、3月、6月行CT多平面重建,行椎问融合器内植骨CT值定量测量。
微纳CT射线源焦点热漂移是影响图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射线源焦点漂移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利用实际微纳CT系统,实验发现焦点漂移主要是缓慢热漂移,漂移量与X射线源功率正相关,且焦点漂移具有一定随机性。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图像特征匹配的焦点漂移校正方法。首先,在实际CT扫描后快速采集少量参考投影,根据实际CT投影和参考投影自适应特征匹配结果求取特定角度下的焦点漂移量;其次,
三分量光纤天平常采用8支应变计组合求解天平的3个分量,光纤应变计组合仍采用类似于电阻天平的惠斯通电桥组合方式,该组合方式没有利用光纤应变计的输出可直接与天平所受气动
目的:研究DTI技术在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评价的应用。 方法:11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颈髓常规MRI和弥散张量成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
目的:总结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方法:收集1986年12月~2006年12月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612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396例,颈椎后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