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肝功损害的原发疾病谱及其病原学特点,为肝功损害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4月在我科诊断为肝功损害的261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尿、便、肺泡灌洗液及咽部分泌物标本,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乙型肝炎e抗原抗体(HBe)、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体(HB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肝功损害的原发疾病谱及其病原学特点,为肝功损害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4月在我科诊断为肝功损害的261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尿、便、肺泡灌洗液及咽部分泌物标本,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乙型肝炎e抗原抗体(HBe)、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体(HBc)、乙肝核心抗体IgG和IgM(HBcAb-IgG和HBcAb-IgM),甲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TORCH系列抗体IgG和IgM,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检测;PCR方法进行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DNA、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抗原,行血、脑脊液培养,质谱法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小儿肝功损害多见于婴幼儿。感染因素是导致肝功损害的常见病因,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其中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多见。儿童肝功损害以轻中度多见,在重度肝功损害患儿中男孩多见,除感染因素外,结缔组织、遗传代谢、血液系统及毒物因素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自主神经相关症状诊治的临床意义.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因不明原因头晕、头痛、胸痛、胸闷、心悸、长出气、恶心、晕厥及先兆晕厥等症状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心血管病房就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110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儿童10例,均进行直立倾斜实验(HUTT)和(或)硝酸甘油药物激发试验.结果表明,儿童不明原因头晕、头痛、胸痛、胸闷、心悸、长出气、恶心、晕厥及先兆晕厥等
本研究通过了解脑电图、脑脊液和头颅MRI在儿童脑炎早期的检查阳性率,探讨脑电图对儿童脑炎早期诊断的重要价值,以提高对儿童脑炎的早期诊断,避免严重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本研究发现脑电图检测阳性率最高,脑电图能较早、较灵敏反应出脑功能改变。检测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电图、脑脊液、头颅MRI,故脑电图在儿童脑炎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EV71感染对PBMC的作用及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寻找介导免疫损伤的信号分子节点.方法:RT-PCR法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的关键转录因子IRF1、IP-10基因的表达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P-STAT1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证实:EV71病毒诱导了PBMC的IRF1、IP-10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结果表明:EV71病毒作用于PBMC
本文探讨了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调整和控制身体重心稳定和平衡的能力,为定量判定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平衡功能的异常程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衡功能测试仪对51例感觉统合失调和47例正常儿童的静态、动态平衡功能指标进行测试,比较两组儿童的静态平衡指标(平均重心位移、摆动面积、摆动长度、Romberg测试面积值、Romberg测试长度值)和动态平衡指标(稳定性极限值、圆周稳定指数、平均长度误差及负
目的:探讨规范的整体化护理在儿科门诊、病房视频脑电图的应用及效果,保证监测准确、顺利,确保癫痫患者在监测过程中的安全,总结经验教训,改良监测细节技术,逐步形成适合儿童视频脑电图监测的规范的整体化护理规程.方法:对802例患儿采取规范化整体化的监测护理,逐渐改进、改良监测方法,强化监测前的心理疏导,监测中的电极固定、头皮护理、干扰因素排除方法等步骤,监测后的健康宣教,并定期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操作规程
本文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7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临床、血乳酸、脑电图、影像学特点与基因检测结果,以探讨如何尽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并分析其家族遗传倾向,为临床遗传咨询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高发人群主要为5岁(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轻症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及臀部(肛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重症则可因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心肌炎和NPE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的主要病原体。虽
儿童消化道狭窄多见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如先天性食道狭窄、先天性幽门前瓣膜症、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多于生后不久即可出现症状。本例患儿就诊时年龄1岁9月,因呕吐10天入院,发病年龄及症状出现明显晚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pyloromyotomy ,G-POEM)借鉴经口贲门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
目的:探讨猩红热的发病趋势、流行规律及基本情况,为猩红热的治疗、宣教和防控提供策略及基本资料.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和对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感染科2015年收治918例猩红热患儿,男570例,占62.1;女348例,占37.9%;其中1-3月份274例,占29.8%,男161例,女113例;4-6月份309例,占33.7%,男196例,女113例;7-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