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对上海国际饭店进行节能改造中所运用的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性、改造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明确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在酒店餐饮服务行业节能改造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该予以大力推广,节能服务公司应根据各酒店的差异化,开发个性化的合作模式。
【出 处】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对上海国际饭店进行节能改造中所运用的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性、改造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明确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在酒店餐饮服务行业节能改造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该予以大力推广,节能服务公司应根据各酒店的差异化,开发个性化的合作模式。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农产品的干燥都是采用传统摊晒或常规能源烘干的方法,这些方法干燥效率低并且使农产品的品质降低或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并增加产品的成本。随着太阳能的技术不断发展,利用太阳能干燥农产品逐渐成为可能并将得到大力的推广应用。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干燥效率和品质,而且使农产品的品质得到大幅提高。
针对海洋能商业化开发闸门技术方面的局限,本文介绍了一种最近发明的、适合于海洋能开发的水力自控闸门新技术,它采用悬挂形式,包括顶轴式和百叶窗式两大类。这种新型水力自控闸门具有正水位差时自动打开,负水位差时自动关闭的特点,可以自适应调节储水池内海水的进出,并且在具体工程设计时非常灵活。将悬挂形式水力自控闸门应用于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中,分别提出了双库自调节潮汐发电和冲浪式波浪发电模式,对它们的一般原理和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进行硼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工作,通过在溅射气 氛中引入氧气与氢气两种不同的反应气氛,分别获得了长波上的高透过率与高光学带隙, 同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溅射气氛对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机制,为实现 对透明导电薄膜宽光谱域光学特性的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文为了研究实验室乙醇发酵菌株的耐毒特性,评估了不同浓度的糠醛对融合菌株Y10-F 生长的影响,并以实验室其他两株高效乙醇发酵菌株Y1、Y5 为对照,利用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蒸汽爆破并酶解的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当细胞浓度为1.5g/L 时,仅Y1 能在72h 将葡萄糖消耗完,当细胞浓度为3.0g/L 时,三株菌均能在60h 内将水解液中的所有的葡萄糖消耗完,并都具有较高的乙醇产量,体现了
Si 纳米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提高太阳电池效率与降低成本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已成为当前太阳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利用Lorenz-Mie 光散射理论研究了几种典型同轴Si 纳米线的光吸收机理,并结合漂移扩散输运模型建立了同轴Si 纳米线光伏器件物理模型;其次利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MACE)方法实现了光滑表面Si 纳米线阵列的可控生长,并初步制备了Si/a-Si:H 核壳纳米线阵列;最后采用严
本文以低温碱处理的高粱渣为底物,研究了分批补料糖化工艺对高浓底物酶解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仪(FT-IR)对底物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后底物结构变化对酶解有很大影响;对最高固含量为30%,酶用量少于10FPU/g 底物的水解体系,酶解120 h 后,葡萄糖和木糖浓度分别达到102.52 g/L 和29.48 g/L,葡聚糖转化率为52.16%。使用分批补料水解能大幅提高
利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制备了五氧化二钽/石墨烯复合物光催化剂,并应用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和水制甲醇和氢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五氧化二钽/石墨烯复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和水有效地提高了甲醇产生效率;石墨烯作为助催化剂,提高了电子传输速率,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并且石墨烯具有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利于增大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而且甲醇与氢气在光催化还原中具有竞争性,甲醇量的升高,产生
“能源”与“水资源”同时困扰着许多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进展又将上述问题集中反映到大地的这些点——城市——上,使城市的“能源”与“水资源”的问题更为突出。而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伴生物——污水,又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蹊径。加强节能、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如城市污水回用,即:将城市生产与生活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本文将这类水作为建筑物制冷、采暖、制热水三联供的热泵系统的热汇(
在全球节能减碳趋势潮流中,台湾将2010年宣告为节能减碳年,各行政部门在政策引导下,结合民间资源及力量,正全力推动节能减碳之10 大方案及35 项标竿型计划,以将台湾形塑为可持续发展之低碳社会。台中市政府已研拟低碳城市建构计划,并以「无碳无忧」为愿景,设定3 大目标,实施6 大策略性旗舰计划,期望在2014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回到2009年水准(减量151.99 万公吨),以逐步将台中市打造为乐活
针对国际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趋势,本文进行了可进行大面积微晶硅薄膜沉积的 VHF-PECVD 沉积系统的研发。首次在国内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面积微晶硅薄膜沉积系统。同时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大面积电学特性、结构特性均匀的微晶硅薄膜。为了检测制备薄膜的特性,将生产线上单室沉积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叠层电池进行了技术升级,获得了效率达到9.2%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三叠层薄膜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