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在手足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人,常规组按常规疼痛护理模式,实验组按疼痛管理方法:准确疼痛评估(数字分级法NRS、Wong-Bakcr脸法等),制定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有效地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护理等。
【机 构】
: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在手足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人,常规组按常规疼痛护理模式,实验组按疼痛管理方法:准确疼痛评估(数字分级法NRS、Wong-Bakcr脸法等),制定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有效地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护理等。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腔内应用注射玻璃酸钠对减少术后髌骨摩擦感、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 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半椎体所致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5±1.1岁,其中3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合并脊髓栓系,1例合并脊髓空洞.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9例,分为三组,A 组19例,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B组23例,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s plate,LPFP)固定,C组27例,选用髓内固定(Gamma钉或PFNA)方法。
目的 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1年3月至2015年7月共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病例12例.损伤原因:交通伤8例,机器碾压伤2例,高空坠落伤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在24-52岁,平均35.2岁,其中,1例为Gustilo分型IIIA型开放性骨折,8例为IIIB型开放性骨折,3例为IIIC型开放性骨折.胫骨骨缺损的长度为6-12cm,均经一期清
目的:明确低氧刺激对成骨细胞TNFα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索。方法:1%低氧刺激MC3T3E1,TRzol提取RNA,qRT-PCR测定细胞TNFα、COX2等基因RNA表达水平;siRNA干扰COX2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OX2蛋白水平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的作用[方法]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骨科就诊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实施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70例,160例患者均为病情稳定、能接受访谈且同意合作的成年患者,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1d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9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22例,按Neer分型,均为二部分骨折,按传统分类法,外展型2例,内收型12例,粉碎型8例,合并同侧肱骨干中段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常规CT及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目的:比较新型自锁式颈椎融合器ROI-C与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ROI-C椎间融合的患者23例(ROI-C组),行前路钛板内固定联合Cage椎间融合的患者35例(钛板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CT三维重建和MRI,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分析胸椎手术后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对13例胸椎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专项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出现头晕、呕吐及意识变化;取平卧位休息,抬高床位,保持头低脚高,可交叉变换体位,预防压疮,侧卧位不可超过45°;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9月---2015年9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25例,其中机器挤压伤7例,车祸伤14例,重物砸压伤2例,烧伤1例,足背感染后皮肤坏死1例.皮肤缺损范围均达跖趾关节以远甚至达趾端,皮肤缺损面积为10cm×6cm~13cm×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