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关节镜探查清理治疗顽固性滑膜炎28例体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关节镜探查清理治疗顽固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顽固性滑膜炎切除术28例,经外院多发面常规治疗后膝关节滑膜炎仍反复发作,经关节镜探查炎性滑膜彻底切除,不留盲区,反复冲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盘状半月板为一种较为罕见的膝关节半月板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半月板体部增厚,其形态为盘状。因为血供、形态结构的异常,盘状半月板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撕裂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目的:在部分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选择性的腰椎融合可能引起脊柱失平衡,术后脊柱序列的改变与最终脊柱平衡的建立密切相关。本研究关注于Lenke 5型选择性腰椎融合术后脊柱序列如何改变;脊柱序列的重塑如何影响术后脊柱平衡的建立。
目的:探讨非凋亡的细胞死亡(Necroptosis)及其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在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为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目的 评价分析脊柱创伤控制在脊柱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68例 损伤严重指数(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大于15分不稳性胸椎、腰椎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分为脊柱损伤控制治疗组(SDC组):入院24小时内急诊复位经皮椎弓根固定36例,必要时二期手术。
目的:影像观察记忆合金研制的可扩张椎体支架椎体内扩张复形效果.方法:自行研制的记忆合金支架六瓣7枚.3枚置入两节未行骨折预处理的椎体标本;2枚置入一节行压缩骨折预处理的椎体内;另一枚五瓣支架两次植入一侧灌注过骨水泥的标本内,观察支架椎体内的扩张影响.标本摄片和CT三维重建,观察支架对椎体标本的空间构建效果.
目的:探讨负重位下肢全长X线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TKA患者共323例,男100例,女223例,平均年龄66.4岁.术前正位摄片组176例,负重位全长摄片组14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术前膝关节原发疾病和HSS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别(P>0.05),术中所有患者均不置换髌骨.两组患者至少15个月随访,比较下肢力线重建和HSS功能
目的 通过研究髂嵴高度对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L5/S1间盘突出症的影响,以探讨一种内窥镜治疗L5/S1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方法。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69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的L5/S1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髂嵴高度分成3组,Ⅰ组116例,Ⅱ组48例,Ⅲ组5例。
会议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前后路联合全椎体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胸椎恶性肿瘤的守护安全性、疗效以及优越性。[方法]在传统后入路全椎体切除手术的基础上,我科对手术方案进行改良,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病灶及周围软组织剥离,后路椎体及其附件切除,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钛网植骨椎体重建的手术方式治疗胸椎恶性肿瘤4例,其中软骨肉瘤1例(T7、8),侵袭性血管瘤2例(T10,T8),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1例(T10)
会议
目的:评价I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间隙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行I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且治疗获得完整随访的68例下颈椎间隙感染患者资料,男42例,女26例;年龄17~79岁,平均53.6岁.术后根据诊断(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后病理及细菌培养)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监测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评估疾病控制情况.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TOLF)是指胸椎黄韧带的纤维组织发生异位骨化,文献中报道了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迄今为止TOLF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既往学者仅对少数相关的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进行了验证。目前尚无关于OLF的mRNA转录组基因谱研究,并无研究从整体上系统地探索OLF发病的分子机制。此外既往病因学研究证实机械应力是TOL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诱导TOLF韧带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