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阳河水库右坝肩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工程处理措施

来源 :2017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zhi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阳河水库大坝右坝肩位于一沿层面蠕变滑移的滑坡体上,当开挖到建基面时,发现持力层岩体破碎,拉裂缝纵横交错.技施设计阶段对右坝肩所存在的滑坡体稳定、坝基抗滑稳定及压缩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采取了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保证了工程运行安全.
其他文献
天鹅寨火山盆地位于钦杭成矿带湖南段,为湘南—粤北地区唯一一个大面积出露陆相酸性火山岩.笔者通过分析火山杂岩体成矿地质背景,总结研究该区火山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优选2片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找矿靶区.
金塘矿段3号矿脉位于碉堡界倒转倾伏向斜的北翼,受NE向和EW向韧性剪切带断裂联合控制,矿脉由Ⅰ、Ⅱ、Ⅲ号破碎带及蚀变带组成,自南向北平行展布.其中Ⅱ号破碎带为3号脉主要开采矿脉带,全长3300米,倾向南,倾角38~65.经地质队勘查3号脉共圈有14个矿体,矿体主要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破碎板岩型和含金蚀变型.近年来随着生产中段的不断下延,3号脉深部矿体及构造均出现较大的变化,如3号脉-180中段以下
黄金洞矿区在空间上受平浏大断裂、泥湾断裂、坑上断裂三组NNE向大断裂控制影响,尤其是位于矿区中部的泥湾断裂,从元古代到新生代一直处在活动之中.从开始受到左行剪切到拉张应力再到挤压应力,在构造运动过程中矿体热液运移、富集,再活化运移到后来的沉淀成矿.前人针对泥湾断裂研究较少,且多认为起破坏作用,但笔者通过对泥湾断裂两翼构造交汇部位富集成矿规律的研究,指出其二次活化富集合金矿脉的作用更明显.同时总结出
湖南上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面积约2700km2,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露有塔山岩体、大义山岩体和上堡岩体,构成了塔山-大义山-上堡东西向构造—岩浆带.综合研究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的特征,预先建立了"黄沙坪式"矽卡岩型铅锌银铜矿矿床模式、"柿竹园式"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矿床模式、"瑶岗仙式"石英脉型钨锡矿矿床模式和"桃林式"裂隙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银铜矿矿床模式.在上堡地区的
凤凰冲矿区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一交代型铅锌矿床,成矿受地层岩性、北东向断裂带和岩体等多因素复合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矿石以块状为主,浸染状、角砾状次之.
龚家湾矿段位于沃溪大断层与主脉延伸部位,具有良好找矿前景且未进行系统地质工作.从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看:该区出露含矿的马底驿组地层,构造特征有利成矿,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从蚀变与矿化特征看:老隆调查证实有矿化(体)存在,相邻矿区主脉可能延伸至该区,物探异常推断的深部破碎带与已知主脉延伸大致吻合.从找矿前景看:该区控矿特征与沃溪矿床类似,有利于成矿.因此,有必要收集梳理以往资料、开展地表追索调查与
黄金洞金矿的成矿过程大致经历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构造热液作用三大阶段.其中沉积成岩是矿源层形成的重要前提,区域变质是促使矿质活化、迁移、聚集形成的初始富集,而构造热液作用(蚀变)则是使成矿物质进上步接受改造、叠加、富集最终形成工业矿床.本文从成矿机制、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对黄金洞金矿区展开分析研究.
湖南省城步县沙坪钨矿床是近年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新发现的一个花岗岩型钨矿床.该矿床位于苗儿山复式岩体北西部内接触带,与志留纪花岗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具有成为中大型矿床的远景.该矿床的发现对于重新探讨苗儿山复式岩体的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在于苗儿山复式岩体中,乃至整个南岭地区寻找新类型的钨矿床——产于无明显构造破坏和强烈蚀变的花岗岩中的花岗岩型钨矿床——更具有重
矿区钨矿化类型主要以岩体型钨矿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岩体型钨矿是川口矿田新发现的一种矿化类型.本文通过研究岩体的有用元素,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特征,确定岩体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的壳源重熔型(C型)花岗岩,且岩体的次级穹隆构造为成矿的提供有利空间.为今后在川口地区选区立项有一定指导意义.
雾寒坪地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北段,属于安化—怀化铜钨多金属矿国家级重点勘查区.研究区东侧约5km处,为著名特大型锑矿床渣滓溪锑矿,西南起自溆浦羊皮帽,经安化黑冲坑、渣滓溪、北至马路口,长约50km,宽7.5km,已发现锑矿床(点)20余处.对比湖南渣滓溪锑矿的成矿模式,雾寒坪地区具有较好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