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绍了一种采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结构的倍频器,可以实现奇次倍频.应用高频场仿真软件以及谐波平衡计算软件,研究并实际制作了D频段三倍频器.实验测得:输出频率114~123 GHz,输出功率大于-10dBm,最大输出功率1.64mW.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案切实可行。
【机 构】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成都,61005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成都,6100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种采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结构的倍频器,可以实现奇次倍频.应用高频场仿真软件以及谐波平衡计算软件,研究并实际制作了D频段三倍频器.实验测得:输出频率114~123 GHz,输出功率大于-10dBm,最大输出功率1.64mW.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案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为了自动地从大量低级的入侵检测告警信息中构建出更高层次的攻击场景,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即将发生的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权能转换模型的实时告警信息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推理依据的高度抽象,权能转换模型极大地降低了攻击场景构建过程的复杂度。在DARPA2000测试数据集上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对路由系统进行监测和异常检测是增强骨干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发现隐藏的路由攻击或者提高检测算法准确性,往往需要对多个ISP的路由表进行联合检测。但是由于路由表蕴涵ISP的商业互联信息和丰富的路由策略,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为多视图路由检测方法的实现和部署带来障碍。本文应用安全多方计算理论,提出基于加同态公钥加密算法的互联网路由异常检测协议,在正确进行联合路由检测的同时,很好地保证输入的路由数据的私密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在发现网络攻击时,只告警,而不关心随后的攻击结果,导致高误报率并降低了网络维护效率。本文提出一个被动网络攻击验证系统(Passive Attack Verification System,PAVS)。EAVS被动监测数据流,以攻击分类特征为前提捕捉反馈,确认攻击结果,并以此给出不同级别告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误报率上
骨干网是实现城域网互联的网络,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互联网的可靠运行。本论文从攻击角度研究骨干网核心设备路由器的安全,根据Amoroso分类标准以及骨干网路由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扩展、层次清晰的攻击分类方法,着重研究了其控制平面主要协议OSPF、IS-IS和BGP面临的攻击方法。
建立网络实验床对网络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网络实验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蠕虫传播技术的网络实验床。采用蠕虫传播技术与传统网络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实验床的动态部署,并设计相应的广播网络和树状控制结合的网络结构,有效地解决实验床的管理配置问题。在该实验床上进行了两种典型的网络攻击测试,实验表明该实验床能对网络攻击实验提供灵活有效的实验环境。
在反病毒企业中,对未知样本的分拣和病毒的判定,往往依靠大量的人工判定,而每日捕捉上来的样本数量是非常大的,这会导致对危险级别较高的样本往往得不到最优先的处理,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的恶意代码判定方法,从大量的已知数据挖掘过程中学习并建立了决策树模型,应用于未知样本的预分拣流程中,准确率达到91.2%以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判定效果。王维于2004年就职于哈尔滨安天实验室至今,现任安天的病毒样本管理
提出一种基于主机活跃性和通信模式分析的实时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对整个网络报文空间按异常流量事件相关报文类型进行分类,在各报文子空间中分析各活动主机的活跃性,采用自适用报文抽样和报文特征分布熵方法提取各活跃主机通信模式,与先前建立的各类型异常流量检测事件通信模式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各类型异常流量事件的实时检测和异常流量事件源的准确物理定位。通过在实验环境中进行混合模拟攻击测试表明,本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对
近些年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入侵攻击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入侵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网络流量和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网络行为特征的不断变化,使得现有的一些机器学习算法难以满足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对实时性、动态性和自适应性的要求,从而限制了机器学习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宽带网络环境下智能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和可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归纳推理的动态自学习的高效入侵检测模型。将归纳推理方法应用到入
本文回顾了作为准光网络系统组件之一的椭球面反射镜的设计方法。分别描述了单反射镜和单光路、多光路情况下多椭球面反射镜设计的方法。给出了一个综合准光网络设计,并给出了此设计的计算机仿真验证结果。
本文对同轴腔体滤波器的电磁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计算谐振腔体间耦合系数的公式,以及谐振单元本征值等关键参数,并应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进行分析、优化,最后对滤波器实物进行测试,实测与仿真结果吻合.与传统的C波段腔体、波导窄带带通滤波器相比,该同轴腔体滤波器实现了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