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Becker和Li(1990a)的分裂窗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利用AVHRR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的算法。然而根据NOAA-9/AVHRR数据提出的该算法的本地化算法在对其它NOAA卫星的AVHRR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时可能精度受限,因为不同的AVHRR热红外通道在光谱宽度和敏感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其通道4和5的亮温也存在差异。在本文中,针对第二代AVHRR探测器(AVHRR/2,包
【机 构】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北京市气候中心,北京 100089
【出 处】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011年业务运行与气象服务技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cker和Li(1990a)的分裂窗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利用AVHRR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的算法。然而根据NOAA-9/AVHRR数据提出的该算法的本地化算法在对其它NOAA卫星的AVHRR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时可能精度受限,因为不同的AVHRR热红外通道在光谱宽度和敏感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其通道4和5的亮温也存在差异。在本文中,针对第二代AVHRR探测器(AVHRR/2,包括AVHRR-7、9、11、12、14)和第三代AVHRR探测器(AVHRR/3,包括AVHRR-15、16、17、18)通道4和5的光谱响应函数特征,利用MODTRAN4辐射传输模式在多种地表特征和大气状态下的模拟数据建立了温度数据集(Ts,T4,T5),并根据该数据集重新计算了Becker和Li算法中的参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AVHRR/2和AVHRR/3数据的改进型Becker和Li分裂窗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改进型Becker和Li算法用-景2008年4月27日03:12(UTC)观测的覆盖北京及周边地区的NOAA-17/AVHRR数据进行了地表温度的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日本东京大学处理的同一地区、同一时刻观测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地表温度产品的相关系数为0.92,均方根偏差(RMSD)为2.1 K;而且,在两种地表温度差值图像的频率直方图上有69.6%的像元的值在±2K之间,37%的像元的值在±1K之间。
其他文献
本文从部门联动、区域联防等方面介绍上海市气象局在建设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工作实践,并就进一步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对能力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本文以亚洲基金会灾害管理公共合作项目为案例素材,探讨综合减灾防灾管理公共合作机制的创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减灾防灾公共合作的途径。发现综合减灾防灾管理公共合作的进路是,首先界定不同参与主体的角色,然后通过宣传形成共识,再进行资源整合,以社区为载体搭建平台,在资源共享基础上形成有效合作,最后提炼形成制度性规范,把减灾防灾转化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行为。这种合作机制的特点是,以社区为载体,以联络员和志愿者为骨
提出一类被动智能型摩擦减震装置,此类装置的构造包括套筒和装与其内并可来回移动的摩擦环,工作时摩擦环与套筒之间因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即为该装置的阻尼力。该装置的构造非常简单,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使得此类装置具有主动变刚度特征:即在结构偏离平衡位置时,减震装置提供很大的刚度阻止结构位移的增加,在结构由振幅回向平衡时,减震装置提供很小的刚度,阻止结构振动速度的增加。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都证明该装置是可行
“数字减灾”是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方位、一体化的决策服务支撑平台。本文从减灾与应急管理需求角度,总结归纳了“数字减灾”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数字减灾”与“数字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数字减灾”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数字减灾”工程实施的对策意见,并对“数字减灾”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前卫星电磁探测技术日益兴起,利用其数据提取地震电离层前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针对与常规成像类对地观测数据不同的DEMETER电磁卫星数据特点,建立了高效的DEMETER卫星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了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事件时空统计可视化软件,以方便高效地开展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提取的探索工作。
北京博思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有效地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浏览、处理和发布。本文主要就本系统在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探讨。
收集了浙江省1949年以来有灾情记录的88例热带气旋的风、雨、潮资料以及灾情资料。分析历史灾情统计项目,选取合适的灾情因子,开展了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建立热带气旋灾情评定模型的研究。利用建立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了浙江成灾热带气旋的灾情指数,并根据灾情指数将灾情划分为5个等级,即特重、严重、较重、一般、轻。同时利用反映热带气旋致灾因子(风、雨、风暴潮)综合强度和影响范围的致灾因子评定模型(另文著述)对灾情
通过总结国内外紧急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尚处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阶段。描述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周期的五个阶段,即减轻、响应、恢复、准备和沟通的基本工作要求,重点讨论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支撑、社会行为、政府行为和信息发布应关注的主要问题。以重庆武隆“6.5”鸡尾山崩塌灾害为例,采用视滑力分析与数学积分计算方法,得出此次山崩事件主要是由于山体自身结构具备的向外的视滑力逐渐克服其底面
通过对近15年来气象卫星资料制作的全国冬季(当年11月至来年2月)旬积雪覆盖序列图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青藏高原冬季积雪覆盖时空分布具有以下特点:青藏高原冬季没有大范围季节性稳定积雪区,大部分区域冬季的平均年积雪累计日数不到40天,相当部分地区约20天左右。上世纪末以来,仅1997年度冬季青藏高原出现大范围、长时间持续积雪区,此后各年度冬季积雪覆盖明显少于1997年度冬季,绝大部分冬季年度旬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25日发生在江苏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大尺度背景条件的分析表明:欧亚中高纬两槽一脊的形势和西太平洋副高的稳定维持是造成这次强天气的大环境。由于中纬度不断有低槽东移活动,槽后小股冷空气和副高西侧的暖湿气流交汇、对峙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静止锋,造成当地的强降水。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的分析表明:江苏省低层水汽输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