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功率微波极易引起大气击穿,而伴随产生的等离子体将对微波传播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电子流体模型研究110GHz高功率微波在大气击穿等离子体中的传输、反射和吸收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大气击穿等离子体结构在空间呈丝状分布.由于大气击穿等离子体是时变的,其对微波的反射和吸收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离子体吸收功率逐渐增加直至达到饱和水平,且其远大于微波反射功率.将110GHz微波击穿阈值
【机 构】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西安 710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微波极易引起大气击穿,而伴随产生的等离子体将对微波传播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电子流体模型研究110GHz高功率微波在大气击穿等离子体中的传输、反射和吸收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大气击穿等离子体结构在空间呈丝状分布.由于大气击穿等离子体是时变的,其对微波的反射和吸收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离子体吸收功率逐渐增加直至达到饱和水平,且其远大于微波反射功率.将110GHz微波击穿阈值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符合得很好.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PO-PO算法分析了粗糙海面与其上方目标的复合散射特性.该方法将目标和粗糙海面分成独立的问题区域,分别采用PO算法对目标和海面的散射进行计算,两者相互作用通过惠更斯等效原理和多路径散射思想进行处理.数值计算了该复合模型的双站雷达散射系数,并与矩量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PO算法的有效范围内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
本文应用区域分解合元极算法(DDA-FE-BI-MLFMA)分析天线罩外形、介质介电常数、以及频率选择表面(FSS)等对飞机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影响.数值实验表明区域分解合元极算法是分析天线罩对飞机影响的强有力工具;同时数值结果对飞行器低RCS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采用瑞托夫近似方法,分析研究了在弱湍流海洋通道中,湍流对拉盖尔高斯(LG)光束的轨道角动量探测概率、串音概率以及螺旋谱分布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湍流海洋中,湍流对信号轨道角动量探测概率的影响在其传输几十米以后已经非常明显.海洋湍流会明显降低信号轨道角动量探测概率,使得轨道角动量串音变强,螺旋谱扩展严重.海洋湍流影响随着轨道角动量角向模式、径向模式增加,以及发射波长减小而增加.较
研究海水中悬浮粒子的光散射特性对水下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Mie散射理论,将Mie散射理论应用于海水中悬浮粒子并进行散射特性的研究,仿真计算出了海水中悬浮粒子的散射强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蒸发波导是海上频繁发生的一种因海水蒸发引起的特殊大气结构,预测蒸发波导最关键的是建立温湿普适函数,通常蒸发波导模型都直接使用由国外陆地实验数据建立的普适函数进行蒸发波导诊断.本文根据湍流涡动相关法,基于自测实验数据,建立了不稳定条件下的位温普适函数,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验证了不稳定条件下的位温普适函数建立的合理性.
针对30MHz~3000MHz传播预测问题,解读了ITU-R建议所提供半经验和确定性预测方法.利用ITU-RP.1546和ITU-R P.2001方法,分析了调频广播台站覆盖特性;并基于87MHz~108MHz频段11个频率信号在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测量结果,对比了两类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验证了ITU-R建议的两类方法在中国区域的可用性,分析了方法的预测精度:两种方法分析得到场强空间分布和预测偏差
本文计算和分析了低能见度下两种激光(1.06μm/10.6μm)在雾中的后向散射率及传输衰减,并为工程计算提供简洁适用的统计经验模型.首先利用Mie散射理论计算单个雾粒子对激光的散射作用,结合雾粒子尺寸分布得到雾粒子群的体系平均散射特性,计算参数用于蒙特卡罗光子传输模型中,统计估计了两种常见雾的传输特性,结果显示10.6μm波长激光穿透性强,能见度越小越能很快衰减得到稳定的透过率.
统计分析了我国山区、平原、海上等区域微波超视距信号的快衰落特性,统计参数包括接收信号电平的概率分布、衰落深度、衰落幅度、电平通过率以及衰落持续期等.通过快衰落特性与传播机理对比分析发现:绕射传播时,信号非常稳定,K因子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典型对流层散射传播时,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基本服从瑞利分布,信号衰落比较剧烈;大气波导传播时,信号快衰落特性介于绕射传播和典型对流层散射传播之间,衰落深度和衰落幅度都不
介绍了青岛近海海域开展的不同波段(L波段、S波段、C波段、X波段)传播试验.给出了不同的海上传播模型,其中包括统计性的Hata模型、Longly-Rice模型以及确定性的抛物方程模型.实测值与模型值比较发现:在L波段,实测损耗数据与Hata模型较为接近,但大部分要大于Hata模型;在S波段,实测数据亦与Hata模型较为接近,但在远距离上,实测损耗数据要小于Hata模型计算值;在C波段,实测数据与确
WINNERⅡ信道模型和ITU-R M.2135信道模型均是当前移动信道建模领域的代表性模型,两者都涵盖了室内、郊外、高速移动网络等场景,但两者在具体的场景分类以及大尺度衰落模型方面有所不同.本文详细介绍了两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比较,通过理论仿真比较两者大尺度损耗模型的性能差别,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WINNERⅡ信道模型要比ITU-R M.2135信道模型的路径损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