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分层参数测试新方法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暨2005年中国油气田开发科技进展与难采储量开采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下多层合采在节约油田开发成本的同时,给油藏动态监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针对传统的压力恢复压力降落试井方法存在的测试时间长、影响油井产量、难以获得分层地层参数等缺陷,本文将生产测井的流量流压资料应用到试井领域,提出了变流量法、流量-压力波动曲线法二种多油层试井新方法,实现了在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求取井下各小层的地层压力、渗透率、污染系数等分层地层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多层合采油井的分层参数测试难题.文中详细地阐述了二种多油层试井新方法的测试原理,并列举了其现场应用情况.
其他文献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计算机及信号识别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生产服务单位应用这一技术服务于油田生产,并取得重要成就.我们发展、并应用该技术于国内油田的生产、开发,仅在近3年,就监测了近500口井.在油田井网调整,压裂裂缝转向,油田调、堵、压施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了施工的科学性,为油田增产、增效做出了贡献.在吐哈油田,S3-231井压裂后出现暴性水淹,含水由压前的80﹪升至99
对于低渗透油藏,描述储集层非均质性是开发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油藏非均质性研究中,是通过描述储集层的渗透率级差、变异系数和突进系数来表达储集层内部的渗透率变化的,这些参数可以为油藏工程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对于有一定厚度的低渗透储集层,却无法准确描述层内渗流能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流动单元和准流动单元研究,可以从以往的用储集层非均质系数描述,深入到用储集层内部相对均质体划分来反映储集层渗
本文从氮气性质、氮气注入对原油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着手,探讨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机理;总结了氮气非混相驱筛选标准;通过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进行注氮气影响因素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最后介绍了黄场油田黄16井区注氮提高采收率研究及水气交替注氮现场试验情况.
可动凝胶驱油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完善中的、能够有效改善水驱油流度比,解决油藏的层内及层间矛盾,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也有人称之为改善聚合物驱或聚合物驱的技术升级.本文介绍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可动凝胶驱油矿场试验的实验室配方、方案设计研究情况,介绍了对地面流程的注人剪切损失、可动凝胶驱油体系在地面和地下成胶性能的评价结果,以及油水井的反应.采用跟踪数值模拟方法精确测
聚合物驱油作为一种强化采油技术,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随着时间的延续,许多注聚区块已进入聚合物驱的中后期.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现场观测,聚合物驱后仍有大量的残余油和剩余油存在于油藏地下,这部分油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来讲,仍是宝贵资源.有效的开采这部分残余油,不但可以提高采收率和增加产量,又可以延长油田寿命.本研究在以往胶束,微乳液,复合体系驱油的基础上,尝试了聚合物驱后用表面活性剂超分子体系进
大庆油田属于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藏,水驱、聚驱开采都需要采取分层注入工艺来缓解层间矛盾,以提高整体开发效果.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驱结束后,随着聚驱驱替对象转向二、三类油层,由于薄差油层对中、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适应性较差,采用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驱替,造成了薄差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总体效果.为解决这一矛盾,研究了聚合物单管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对分层相对分子质量、注入量的双
埕北油田作为典型的海上稠油油田,已开发了近20年,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后期,采油难度与日俱增.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油田地质油藏特征,从埕北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出发,在分析开发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查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主力油层挖潜、顶部油层上返补孔以及新含油层系的滚动开发等多项大的措施,累积增油超过13×104t,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立了一套高效开发海上稠油油田的成功模式
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将原来认为完整独立的厚油层细分为几个流动单元,厚油层能否细分流动单元开采,关键取决于挖潜工艺技术能否利用和保护储集层内部结构界面.按剩余油分布情况可以分为4种类型的储集层内部结构界面.针对这4种结构界面,研究形成了以"长胶筒封隔器"为核心技术的层内细分注水、堵水工艺,以水力割缝为核心技术的层内细分补孔工艺和以保护薄夹层定位平衡压裂为核心技术的层内细分改造工艺.根据厚油层内部结构界
新疆塔河油田目前主力产层为奥陶系碳酸盐蜒能或自然产能低,大多需要通过酸压改造才能建产.通过嵌入式地面检波器接收地层破裂时的微地震波信号来监测酸压裂缝方向,酸压裂缝长度,裂缝产状,为酸压改造效果评价和优化酸压施工设计提供依据,指导油田开发.
针对国内低渗难动用储量的特点,提出了经济有效开发的压裂专家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功能的数据库、区块经济评价的蒙特-卡洛风险性分析、不规则井网与裂缝系统的快速评价、基于遗传算法的压裂方案优化及压后排液和求产的优化等.在此基础上,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进行了现场新技术的试验,包括考虑地应力的井网优化、低黏度压裂液及多种支撑剂组合注入、分层压裂、大型压裂、水压裂及超前注水等.于三大油田进行了现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