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砷及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IEHS)、美国环保局(Us -EPA)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砷的毒性与它的化学性质和价态有关。在水体中,砷一般以三价、五价砷离子或者有机砷存在。其中,三价砷离子的毒性最高。进入人体后,它可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形成特定的结合物、阻碍细胞的呼吸,而且对线粒体呼吸作用也有明显的作用。五价
【机 构】
:
净水材料研究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净水材料研究中心,沈阳材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及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IEHS)、美国环保局(Us -EPA)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砷的毒性与它的化学性质和价态有关。在水体中,砷一般以三价、五价砷离子或者有机砷存在。其中,三价砷离子的毒性最高。进入人体后,它可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形成特定的结合物、阻碍细胞的呼吸,而且对线粒体呼吸作用也有明显的作用。五价砷离子毒性较弱,一般要在体内被还原转化为三价砷离子后,才发挥其毒性作用。砷也是致癌、致突变因子,对动物还有致畸作用。通过与含较高砷浓度的水体接触(包括皮肤接触和饮用),会引起花皮病或皮肤角质化等皮肤病、黑脚病、神经病、血管损伤、以及增加心脏病发病率。砷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我国部分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发现了饮水型砷中毒的存在。1994年,我国政府正式将砷中毒列为重点防治的地方病进行管理,并在全国开展普查。直至目前,已有至少十个省、自治区发现了饮水型砷中毒。按照WHO的水砷标准,中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其他文献
按照对土的力学行为影响的根本程度,将土的基本特性分为三类:基本特性、亚基本特性与关联基本特性。基本特性包括三种,压硬性、剪胀性与摩擦性,它们是土区别于其它材料的最根本特性。亚基本特性包括应力历史依存性、应力路径依存性、软化特性、各向异性、结构性、蠕变特性、颗粒破碎特性以及温度特性等等,它们通过影响三种基本特性的发展演化规律而间接影响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关联基本特性包括屈服特性、正交流动性、相关联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表面CuO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剂(CuO/TiO2)。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晶型、比表面积、光响应性能、表面形貌、电子空穴复合特性等进行了研究。以H2O为还原剂,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还原CO2性能,重点考察了CuO负载量和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2表面CuO的存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非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CaF2∶NaxAlyFx+3y(0.3515nm催化活性,能有效拓展TiO2光响应范围。最后,提出了TiO2/CaF2∶NaxAlyFx+3y光催化还原CO2的反应原理。
用PGSS技术研究制备薄荷醇/棕榈酸的复合颗粒,研究了不同薄荷醇/棕榈酸组成,不同预膨胀温度和预膨胀压力下所制备的复合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并进行了薄荷醇释放速率的表征。结果表明,PGSS技术制备粒径为10~20μm的薄荷醇/棕榈酸微颗粒,在所研究范围内操作条件对制备的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影响不大,但薄荷醇/棕榈酸的组成对薄荷醇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淋洗修复的技术中,螯合剂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 在螯合剂淋洗过程中,不仅重金属元素溶出,土壤中各种土壤组分元素也会溶出[1-3], 如Ca、Mg、Fe、Mn等,一方面由于这些元素的大量溶出导致与目标金属离子的竞争作用而可能导致目标金属的溶出的下降,另一方面,土壤组分元素的溶出将会影响修复后土壤性质特征及其可利用性。因此,如何调整淋洗过程中各种操作参数,尽量在保持相对较高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和全世界分别有 500 多万人和3000 多万人通过饮用水途径 暴露于砷。我国饮水型砷中毒区分布于8 省市区、40 个县旗市,涉及人口达234 万 (《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此外,近年来频发的水体砷污染 事件及其对饮用水源造成的威胁,更是给 饮用水安全带来挑战。控制饮用水砷污染 以及相关的健康风险,这成为许多地区和 供水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立针对砷
汞(Hg)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其毒性与形态密切相关,甲基汞(MeHg)是毒性最高的汞化合物,一直是汞形态分析的主要对象。目前, 水产品摄入通常被认为是人体MeHg的主要来源。大米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主食,对于生长在没有明显汞污染地区的水稻, 其总汞(THg)水平通常低于我国粮食中汞的限制标准(20μg/kg,干重)。但近期研究发现,生长在贵州汞污染地区的水稻,其THg含量高达 569
汞离子和铅离子作为“优先控制有害物质”名单上的两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毒性,因能对人体免疫、神经系统造及环境体系产生较大的毒害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有毒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与基于生物催化(酶、微生物等)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相比,DNA能够特异性识别小分子, 受环境干扰和限制少等优点,使得电化学 DNA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其中氮氧化物是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问题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目前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普遍使用的催化剂体系为钒系催化剂,如V2O5/TiO2、V2O5-WO3/TiO2, 其最佳活性温度为300~400℃。催化剂的载体TiO2 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虽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化学物质。自1929年青霉素被发现并很快用于临床以来,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以及作为生长促进剂加快动物生长[1]。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焦点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等。研究表明,摄入体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