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获得窄孔径分布、高比表面积且CO2吸附性能优异的纳米多孔碳材料,以聚硅氧烷为原料制备了碳化硅衍生碳(SiC-DC)材料,并通过等温吸附法和热重法分别对其CO2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讨论了不同吸附方法、吸附压力、温度因素条件下样品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iC-DC为典型的高比表面积微孔材料,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1316.8m2·g-1,0.56 cm3·g-1,平均孔径为1.7 nm,且微
【机 构】
:
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7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窄孔径分布、高比表面积且CO2吸附性能优异的纳米多孔碳材料,以聚硅氧烷为原料制备了碳化硅衍生碳(SiC-DC)材料,并通过等温吸附法和热重法分别对其CO2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讨论了不同吸附方法、吸附压力、温度因素条件下样品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iC-DC为典型的高比表面积微孔材料,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1316.8m2·g-1,0.56 cm3·g-1,平均孔径为1.7 nm,且微孔含量达到总孔容的90%;孔径分布很窄,集中在1.3 nm以内,峰顶位置在0.08 nm附近;透射电镜照片直接证明了SiC-DC中存在纳米孔,而结构基本为无定型态.等温吸附法测试表明SiC-DC对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基本为物理吸附,在1 atm、0C时CO2吸附值达到5.80 mmol·g-1;热重法测试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CO2选择吸附性能,同时SiC-DC还具有优异的脱附、再生性能,脱附所需温度条件较温和,从室温升至120℃并保温,共需30 min即可实现较彻底的脱附,且10次循环后吸脱附能力几乎保持不变.
其他文献
陶瓷耐火材料由于固有的脆性在热冲击条件下可以发生突然失效。在上述失效过程中,陶瓷材料加工和使用过中产生的微缺陷起了很大作用。为了探索含微缺陷陶瓷耐火材料的热冲击失效机理,本文基于导热微分方程和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含微缺陷陶瓷耐火材料的热冲击理论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热冲击过程中传热条件、热冲击持续时间和材料微观结构等影响因素。此模型给出了含微缺陷耐火陶瓷材料热冲击失效的理论机理,对耐火陶瓷材料的设计和使
基于易损性复合材料在多轴应力作用下的各向异性损伤演化机理,提出损伤解耦分析的模型和方法,实现定量描述损伤分量之间的耦合影响效应。考虑损伤引起的内应力强化,通过引入有效应力的概念,对微细观损伤造成的材料承载性能衰减进行了表征,并提出复杂应力条件下强度失效判别的最大有效应力准则和二次有效应力准则。采用平纹编织C/SiC复合材料,开展了轴向拉伸加卸载、偏轴拉伸加卸载和面内剪切加卸载试验,进行了损伤演化和
本文采用VIMP和模压工艺制备得到了混杂比为1∶1的层内混杂酚醛-石英/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和层间混杂酚醛-石英/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混杂方式对酚醛-石英/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原始试样和热处理后试样弯曲性能、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通过氧-乙炔实验测试了不同混杂方式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并对烧蚀后的宏观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层间混杂酚醛-石英/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经550℃热处理后的弯曲强度和层间
为了提高碳纤维增强炭气凝胶复合材料(C/CAs)的抗氧化性能,采用SiCO前驱体溶胶多次浸渍C/CAs,经过凝胶、老化、溶剂置换、常压干燥和裂解步骤,SiCO前驱体溶胶渗透到C/CAs的纳米孔中,得到涂覆SiCO内涂层的抗氧化炭气凝胶复合材料(C/CA-SiCO).结果 表明,重复上述工艺使得复合材料的密度由0.22 g/cm3提高到0.35~0.65g/cm3,其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在1
近年来负泊松比材料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探索。对负泊松比材料而言,在轴向拉伸时其横向会随之膨胀,而轴向压缩时其横向会缩短。负泊松比材料的特殊性能使其在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国防工业以及特殊功能材料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3D随机纤维网状结构数值模型,采用ABAQUS准静态分析,研究了碳纤维网状材料的拉伸性能、内部损伤演化机制及其负泊松比效应的变形机理,并参数化讨论了材料孔隙
通过熔盐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ZrC/SiC梯度涂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涂层组成及形貌的影响,实现了低温下对超高温陶瓷涂层的制备,并对不同涂层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涂层的摩擦性能和磨损失效形式.研究发现:随着制备温度由1200℃提高到1400℃,平均摩擦系数由0.177提升到了0.550,但是1300℃制备得到的涂层使用寿命较短.而随着制备时间的延长,样品的摩擦系数变化不明
构建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知识图谱大致分为知识图谱的设计和知识图谱的存储两部分.其中,知识图谱的设计包括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的设计.语义类型即对实体对象的分类的表示方式,称之为标签.语义类型的设计方法采用参照法和归纳法的混合方式,参照了中医知识图谱TCMLS的构建方式,对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对象进行梳理,并且使用schema.org词汇表对其进行标记.知识图谱的存储使用图数据库Neo4j,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进行陶瓷基复合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设计,为陶瓷基复合材料提供一种新型数据存储结构,以达到能够更好的适应材料高通量实验和计算,更好的支持数据挖掘,材料性能预测等应用。首先,在了解国内外现有发展较好的材料数据库现状和所采用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后,选择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作为陶瓷基复合材料数据库模型设计基础,构建以材料为对象,组份的制备工艺和各种性能测试实验信息分层显示的整体
以聚碳硅烷(PCS)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中用10.0MeV的电子束对其进行辐照,辐照前后的PCS在1200℃下裂解得到SiC陶瓷.对辐照前后的PCS交联特性和裂解得到的SiC陶瓷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辐照对PCS凝胶含量和裂解SiC陶瓷产率有显著影响,当辐照剂量为10.0Mgy时,PCS的凝胶含量和裂解产率分别升高至90.65%和79.28%;热分析表明,辐照有利于提高PCS的热稳定性,PCS的急剧
本文使用沥青-乙酰丙酮锆先驱体,通过先驱体熔融浸渍、原位交联、裂解和石墨化工艺制备了C/C-ZrC复合材料.通过1 5个周期的高效浸渍制得复合材料的密度达1.86 g/cm3.沥青和乙酰丙酮锆的共裂解生成了致密的基体并减少了碳热还原反应产生的微型闭孔,生成的ZrC均匀分散在复合材料之中.通过氧乙炔实验测试C/C-Zr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其质量烧蚀率为0.0051 g/s,线烧蚀率为0.0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