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能动司法背景下法律风险提示制度之构建

来源 :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对各级法院进行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形式的利弊分析,结合直辖市的实际情况、直辖市法院的优势,分析在直辖市法院法律风险提示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尝试构建统一的法律风险提示制度,积极探索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具体分析了能动司法理念提出的现实基础、涵义及边界限制。基于我国直辖市法院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审判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分析法律风险提示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直辖市试点建立法律风险提示制度。建法律风险提示制度要遵循能动司法理念指导原则,客观、普遍、及时性原则,必要审查、统一性、便民性原则。具体工作流程包括信息采集、信息整理、统一汇集、审查、风险提示信息的公布、接受反馈和信息更新。本文构建的法律风险提示制度只是笔者的一个初步设想,是否具有期待的制度价值,则基于直辖市所具有的各种优势,可以在直辖市进行必要的试点工作,经过实践之后才会检验出构建该制度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务犯罪日益隐蔽化、组织化、智能化,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反侦查能力日趋增强,职务犯罪形势严峻,被动等待线索上门的机制已无法满足职务犯罪侦查的需要.因此,构建职务犯罪主动发现机制成为一种应然选择.主动发现机制的最本质特点就是主动性,强调侦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对职务犯罪的一种主动进攻,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线索上门。职务犯罪主动发现机制对于当今职务犯罪侦查具有重要意义。
孟建柱部长多次强调,要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杨焕宁副部长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公安基础建设乃至全部工作中具有关键性意义,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会带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本文针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
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相比,经济适用房价格低廉,但它的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均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人们在购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经济适用房过程中产生的民事纠纷,称之为涉经济适用房的民事纠纷.本文分析了涉经济适用房的民事案件类型及审理难点,当事人违规买卖经济适用房是
自2000年起,尤其是2009年至今,随着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交易的日渐活跃,房地产经纪机构作为配套产业也逐渐建立起其独立市场地位,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职业群体也在日益壮大.这一行业的产生具有经济理论的必然性,在理想状态下,房地产经纪无疑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润滑剂,但是由于"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结构尚未建立完善,导致消费者诟病房地产经纪诸多不诫信行为,而房地产经纪抱怨消费者滥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订票诈骗案件的作案形式、手段及发案特点。指出了网络订票诈骗案件,受害群体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犯罪手段隐蔽性强,侦破难度大、犯罪成本低廉,犯罪收入丰厚,不易禁绝等危害性。为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经过认真分析、细致研究,按照傅政华局长提出的“四减四责”的要求,推出了防范网络订票诈骗案件“七道防线”,今年以来己成功劝阻被骗购票旅客20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加大巡查督检、强化现场看护
涉众经济犯罪(以下简称涉众犯罪)系指那些以不特定多数人为犯罪对象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犯罪.此类案件涉及的被害人或投资人(以下统称为被害人)人数众多、涉案财产金额巨大,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日常生活,对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影响巨大,不可不引起重视.研究涉众犯罪案件的形势、特点,归纳处置此类案件遇到的问题,探寻犯罪产生、发展的原因与规律,寻求遏制、解决的方针与对策,对于稳定社会
我国法院诉讼解决纠纷方式面临纷解决单一化,有限的司法资源难以应对社会纠纷解决的需求,必然导致民事纠纷解决的迟延与案件的积压,而民间调解、行政处理以至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却明显弱化,纠纷解决路径的不畅和阻滞已经开始危及司法的权威的困境。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经验以及我国民事领域已经存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针对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构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土地的价值日益体现,农民土地权利意识增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呈多发趋势。本文实证考察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一裁两审”纠纷解决机制,发现到纷解决方式呈多元化,仲裁工作呈现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仲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当事人选择仲裁程序的比例不高。在与法院诉讼程序的衔接方面,仲裁程序尚存在着立案审查、诉讼对仲裁的监督和指导、仲裁与诉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案件涌入法院,构建高效快捷的审判机制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民商事速裁机制应运而生.通过分析该机制的特点、成效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事简易程序,拓展速裁机制发展空间提供借鉴与参考.西城法院民商事速裁机制速裁案件筛选标准明确、速裁机构与人员明确、将速裁机制与其他便民举措相接轨、重视调解与结案后回访,显著提高审判效率极大方便
近年来,"案多人少"现象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并被放大成为反映法院工作困难、压力和挑战的代名词."案多人少"矛盾是司法供求关系不平衡的表现之一,呈"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循环发展的态势.本文基于实用主义的角度,从当前人民法院在应对"案多人少"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所遇到的现实困难入手,阐述对"案多人少"现象的一家之见,并提出构建回应型司法资源供给和管理模式的建议.构建回应型的司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