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获取了三株H9N2亚型AIV广西地方分离株A/Chicken/Guangxi/1/00、A/Chicken/Guangxi/14/00和A/Chicken/Guangxi/17/00的全基因序列,并对所得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所分离的三个毒株的各基因与A/Ch
【机 构】
:
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获取了三株H9N2亚型AIV广西地方分离株A/Chicken/Guangxi/1/00、A/Chicken/Guangxi/14/00和A/Chicken/Guangxi/17/00的全基因序列,并对所得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所分离的三个毒株的各基因与A/Chicken/Guangdong/4/00和A/Chicken/Jiangsu/1/00的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着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起源于同一种系.所分离毒株中每个毒株的8个基因,在遗传进化树上的分支不具有统一性,说明此三个毒株可能为不同基因亚系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A/Chicken/Guangxi/1/00、A/Chicken/Guangxi/14/00和A/Chicken/Guangxi/17/00三株AIV的na基因核苷酸序列在开放性阅读框架的187~195位均缺失了ACAGAGATA共9个核苷酸,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为T、E、I.三个分离株的HA蛋白第226位氨基酸均为Gln,证明它们为非人类易感性的H9N2亚型AIV.
其他文献
早在1917年,人们就对噬菌体用于治疗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初步证实噬菌体可作为细菌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因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方面表现出快捷、高效、简便的优势,从而使噬菌体治疗不再受到重视,有关噬菌体治疗方面的研究基本陷于停滞状态.目前,抗生素的使用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抗生素在细菌病治疗方面越来越无能为力,于是噬菌体治疗重新受到了人类的关注.噬菌体治疗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水禽源禽1型副粘病毒(ZJ1)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1株雏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的基因组中扩增出P全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P基因全长1441nt,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5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ZJ1株的P基因比对发现,二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7.8%,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6.5%.用分别含BamH I、Xho I的一对
2003年至2005年间,从中国各地不同的免疫发病鸡群分离到多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选取其中的四个典型毒株对其S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四株分离毒S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8.98%和99.28%之间,与14株IBV标准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06~81.40%.选取14株IBV标准株和2003~2005年已在GenBank上登录序列的其它31株中国分离株绘
本研究利用ELISA试剂盒对15公司的43个养殖场的1674份血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实验数据表明,养殖场的总阳性率为93.1%,各养殖场阳性率也很高,从28%到100%,其后代的阳性检出率在0%~44.83%.在进行血清学调查的同时,部分鸡群出现了一种以腺胃、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组织肿瘤样变的传染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学、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聚合酶联式反应(PCR)诊断,证明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
本研究将来自有产蛋下降表现的一个肉用型父母代种鸡群的种蛋在实验室内孵化,每日观察鸡胚死亡情况.在孵化的24个鸡胚中有2个在孵化后8-9天死亡,尿囊液有血凝性.在HI试验中,NDV单因子血清呈现6log2的HI滴度,对H9-和H5-亚型AIV单因子血清无血凝性.确定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命名为:Tengz060104和Tengz060107.对该2株
本研究对近两年以来从江苏省部分鸡场病死鸡体内分离获得的10株新城疫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并对F基因包括裂解位点在内的535bp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0株NDV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分别在47.8 h-70.4 h和1.52-1.94之间;10个分离株在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R-F117,表明它们均
本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分别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毒株A/Chicken/Huabei/2004、A/Duck/Guangxi/2004、A/Goose/Dongbei/2004、A/Chicken/X/X对144羽鸽子分别经滴鼻、点眼、口服和肌肉与静脉注射的途径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攻毒剂量约为每羽份5×104EID50,试验共设36羽鸽子为正常对照(试验1、5没有设正常鸽子对照)、39
为验证获得的鸡补体因子C3d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分别将一个C3d基因、2个C3d基因同禽流感sM2基因(缺失跨膜区的M2基因)串联在一起,中间用柔性肽链Linker1(L1)、Linker2(L2)连接,构建表达了4个融合蛋白,分别为GST-C3d-sM2,GST-C3d-L2-sM2,GST-C3d-L1-C3d-sM2,GST-C3d-L1-C3d-L2-sM2.将所获得的4个融合蛋白及对照组G
本研究用RNA提取试剂提取鸭源禽流感病毒的RNA,应用自行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的全长DNA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并进行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的全长为1410bp,编码469个氨基酸.通过序列比较,该株与国内同-亚型其他毒株神经氨酸酶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3%-97.6%,氨基酸同源性为:92.3
为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制定适合本地切实可行的HPAI处置程序,本研究以武冈、邵东等五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为重点,评估其扑疫效果.结果表明,扑杀疫区易感禽类与对受威胁区易感禽类实行疫苗免疫相结合,并辅以疫情监测、检疫、限制移动、生物安全等措施的防控策略,符合省情和国际贸易要求,按照"早、快、严"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能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禽类流行发病,有效阻止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