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1986年、1995年、2000年及2007年的居住用地数据,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居住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方法:GIS空间分析、动态度模型分析方法。结果:1995~2000年间,年均扩展规模和年变化率都大于1986~1995年和2000~2007年两个时期,各个时期中渝北区扩展规模均最大;在年变化率方面,除2000~2007年大渡口区年变化率大于渝北区外,其余各时期渝北区均最大,渝中区年变化
【机 构】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4007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1986年、1995年、2000年及2007年的居住用地数据,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居住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方法:GIS空间分析、动态度模型分析方法。结果:1995~2000年间,年均扩展规模和年变化率都大于1986~1995年和2000~2007年两个时期,各个时期中渝北区扩展规模均最大;在年变化率方面,除2000~2007年大渡口区年变化率大于渝北区外,其余各时期渝北区均最大,渝中区年变化率在各时期中均最小。结论:在整个研究时段,主城区居住用地扩张比较分散,各区域均有大规模的增加;但是,分散中也有扩张方向相对集中的区域,主城区东北方向即渝北区,和其他区域相比,扩张方向明显,规模大。
其他文献
论文根据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阿木尔林业局为例,设置66个具体指标,以国家有关标准、理想值或实际指标值中的最优值、满意值等为参照,采用多指标综合价值评价的方法,对阿木尔林业局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
目的:探讨具备适度弹性的城镇用地扩张空间管制内容及模式,为城镇有序扩张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双因素预测模型、主成分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评价法。结果:①用地扩张空间管制包括扩张规模及空间分布管制两方面;②基于扩张人口和经济增长驱动双因素,运用非农人口、GDP弹性预测及单位用地非农人口、单位用地GDP管制建立用地规模弹性方案预测模型;③提出扩张弹性管制等级分区指标体系,划分由相对扩张到相对收缩、有弹性到
本文提出用物元模型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分级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隶属等级。该方法计算简便、评价合理、实用性强。
目的:生态足迹是衡量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拟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来计量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生态足迹法。结果: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508hm2,生态足迹供给仅为0.4415hm2,出现1.2093hm2的生态赤字。结论: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一种不安全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针对此提
目的:研究征地过程中土地利益的再调整,特别是被征地农民补偿。方法:访谈和问卷调查,分别对浙江省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江苏省昆山市、湖北省武汉市及宜昌市征地补偿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征地补偿费用偏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滞后;土地用途转换所带来的增值收益,政府获得部分要远大于农民和农民集体。结论:征地补偿不应完全脱离市场机制而单单采用行政手段来分配土地资源;其次,应加快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本文通过建立农民拆村建居影响因素模型,利用多项逻辑斯蒂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对各项农民拆村建居影响因素显著性进行检验,得出文化水平、收入水平、非农职业、住房利用能否产生收益是影响农户拆村建居的驱动因素,家庭总人口和住房利用类型是否为平房是影响农户拆村建居的阻力因素的结论。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以后,农业人口这一名词将被农村居民来取代,近年来农村村民这一概念在村委会的选举中也逐渐地赋予了新的涵义。目前在有关土地管理的法规中仍将农村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视为一个等同的概念,这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要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主体与内容界定,及时修改《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条款,建立、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体系,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重庆“地票”交易对于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资源的配置,切实保护耕地具有相当价值,但从地票的产生过程来看,“地票”制度对于农民、农村的支持力度仍然是有限的,并且可能会出现当事人通过影响“打包”方式来影响地票交易秩序的问题。而从地票落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地票的权利内容仍然不尽明确,地票交易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尚待评估。此外,从地票制度与现有制度的衔接上来看,地票交易的出现还可能会形成建设用地指标的“双轨制”,
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整理规划合理性、实施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理想目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理想目标的差距,提出实现理想目标的途径,通过构建土地整理公众参与体系,实现公众参与决策联动。
目的:分析山西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如何破解“空心村”和节约利用土地等问题,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全省在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方法: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结果: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村居民的旧思想观念作怪、规划意识淡薄、村庄规划滞后、农村宅基地盘活机制存在缺陷、弱势群体安置难、缺乏市场价格调节机制等问题。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更新农民的宅基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