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脑深部刺激治疗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来源 :2016世界神经调控学会中间会议暨第七届中国神经调控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 stroke pain,CPSP)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越来越多的患者饱受顽固而严重的疼痛折磨,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幅降低。对于这个群体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imulation,DBS)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神经调节。不幸的是仍然没有关于如何选择执行该治疗、刺激参数选择以及如何评价疗效以使患者受益的共识。这里我们对本中心的一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DBS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刺激参数选择进行汇报,并简短回顾相关文献以期推进我们对DBS治疗CPSP策略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对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大鼠脊髓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L5-6脊神经结扎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
目标:研究帕金森病双侧STN-DBS术后,在出现电刺激诱发的暂时性非运动精神症状(Stimulation-Induced Transient Nonmotor Psychiatric Symptoms,SITNPS)时,如何通过调整电刺激参数调整,在去除精神症状的同时维持运动症状改善的最佳效果.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期间,所有到长海医院神经调控门诊进行程
会议
目的:在所有实施STN DBS手术的患者在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根据神经元的特征性放电,记录患者STN核的长度,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后程控参数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明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共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的26名进展性帕金森病患者,其中男性9名,女性17名.平均年龄为65.65±8.01岁.全数患者均经专业的
会议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脑深部电刺激器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的24名帕金森病患者,全数患者均诊断为原发性的帕金森病,并进行了严格的术前评估.根据植入脑深部电刺激器型号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将植入清华大学研发的国产可充电式脑深部电刺激器的14例PD患者设为A组,其中
会议
目的:Vim是治疗原发性震颤的首选靶点,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长期疗效不佳的情况.探讨单电极双靶点(Vim及丘脑底区)DBS治疗原发性震颤的疗效.方法:72岁女性,病史10年,双侧双肢及头部症状,术前FTM-TRS(Fahn,Tolosa Marin Tremor Rating Scale)评分为78.术前行T1轴位的导航序列和3T的T2像轴位导航序列MRI,以T1像计算Vim核的靶点,靶点选择x为1
会议
目的:评估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浙二医院神经外科行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2例.第1例为54岁男性,右侧臂丛神经撕脱后疼痛13年,电击样,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背景下阵发加重,VAS8分.疼痛部位为右前臂内侧和右手尺侧(C8、T1),疼痛部位感觉完全缺失.多种止痛药物疗效欠佳.2010年于外院行穿刺电极脊髓电刺激,电极位置差,无效.患者对于行走功能
目的:通过分析最小意识状态颈部脊髓硬膜外刺激手术综合治疗与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神志恢复率及意识评分来探讨颈部脊髓硬膜外刺激手术综合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随访2010年10月到2016年5月期间接受颈部脊髓硬膜外刺激手术治疗的9例及保守治疗的20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对神志恢复率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非SCS手术组发病时GCS评分及保守治疗后的GCS评分的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治
目的: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on,DBS)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其具有近期治疗效果明显,远期疗效稳定且手术技术成熟,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几年的基础探索与临床治疗示:丘脑底核DBS植入技术在帕金森患者中治疗效果明显,尤其对以肢体震颤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作用更加确切。然而,并未有确切文件收集和汇总我国丘脑底核脑电刺激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文献。方
会议
目的:本研究应用FDG PET成像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运动环路葡萄糖代谢率的调节.方法:8名帕金森病患者在手术前和术后1年进行静息态FDG PET成像,比较区域性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以及帕金森病相关代谢模式(PDRP)的变化.另外,分析临床症状改善与区域性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明显改善运动症状,同时,显著增加顶叶和枕叶的葡萄糖代谢率,并且降低前额叶,豆状核,尾
目的:评价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对于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20例3个月内的急性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接受了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1年,统计患者的疼痛VAS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20位患者中治疗有效的例数有19例(95%),其中有1例患者因刺激时间不足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及睡眠质量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