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温室环境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开发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设施农业生产和科研实际需要,开发了大型温室环境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可以对温室内、外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光照、湿度、CO2等进行采集,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来控制执行机构,调解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环境,在调解一个环境因子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实现了多个设备的联动控制.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灵活在此基础上实现功能的扩展.
其他文献
研究了预处理对石刁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湿-回干处理石刁柏种子12h及用40~100 mg/L GA3和0.2%~0.8% H2O2分别浸种处理石刁柏种子,都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大粒石刁柏种子活力明显高于中、小粒种子.在干燥、低温条件下贮藏石刁柏种子,可保持2a以上的使用价值.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吸湿-回干、人工老化、激素、化学药剂处理对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湿-回干处理种子10h,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蕹菜种子进行短期的人工老化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种子活力.GA3+Ca2+混合液处理蕹菜种子,对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种子活力表现加成作用,以50mg/L GA3+5mmol/L Ca2+处理较为适宜.蕹菜种子经稀HCl预处理1h后,以100mg L1G
该文在定义地下淡水资源退化的基础上,将地下淡资源退化初步划分为短期可恢复型和短期不可恢复型两种类型。并就地下淡水管理退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人中增长、地下淡水过度开发和污染是造成地下淡水资源退化的直接原因。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与自然时间尺度的矛盾,人类与资源空间分丰的矛盾,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缺少实际环境成本评价程序和政府调控的不力或决策的失误是造成地下淡水资源退化的根本原因。
该文根据多年试验资料。研究提出了超早熟区苦咸水灌溉棉花节水高效生产技术,试验证明:苦碱水区发展地膜棉花节水高效,籽棉产量达4300 ̄4800kg/hm,净效益19560元/hm。低供棚地膜棉花籽棉产量达6000 ̄7500kg/hm,净效益可达26505元/hm,发展低拱棚及地膜棉花是苦碱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干旱缺水区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复杂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的牧草需求量ET区域性空间变异规律和最优等值线圈的绘制需要,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探讨Kriging最优无偏估计方法用 于大区域非规划采样条件下区域信息估计的途径。根据118万km的面积内135个非规则分布气象站30年气象资料,通过对非规则采样条件下区域信息估计的正则化处理。在传统最优内插估计方法基础上,进行了误差控制下的适当外推,构成了内插与外推的合理结合
该文提出的Φ值计算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通用性强、收敛速度快、算法稳定性好等特点。
以栽培番茄辽园多丽为材料,用0.05%乙酰水杨酸(ASA)、0.16MNaCl、0.16MNaCl+0.05%ASA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了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转化酶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乙酰水杨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盐胁迫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同时乙酰水杨酸可以维持或提高短期(1-3天)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并使相应的可溶性酸
针对目前节能日光温室建设中土地浪费大、利用率低的问题,对温室的建筑参数和建设材料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建造了一种10米跨度的日光温室,温室脊高4.4米.通过对温室的温光性能观测,温室透光率最高85.48%,晴天温室内达到大于光补偿点40001x的6小时累计平均光照强度不低于2万lx的采光指标.不加温情况下,温室内外最低温度差达到30℃,较8米跨度日光温室提高土地利用率25%.为节能日光温室向大型化发
针对醋糟原料酸度大、粗孔隙比例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对其进行调节,堆制发酵后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和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菇渣、芦苇末、鸡粪、粉煤灰等各种物质后,醋糟基质的pH值调整在5.9~6.3之间,EC值调整在1.65~1.82 ms/cm之间,大小孔隙比由1.63降到1.24~1.48,在叶用莴苣和番茄的栽培育苗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合于作植物无土栽培的基质.但是用
无线测控技术集成了传感器、自动控制和无线网络通信三大技术优势,由于其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无线测控技术基本概念、应用前景和一些代表性农业研究项目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阐述了无线测控技术在现代农业的研究现状、主要优势与不足,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