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法探测炸药成分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全国第一届核技术与公共安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述了采用主动法探测炸药的原理,分析了屏蔽体、自然界本底和反应截面对炸药中<2>H、<12>C、<16>O和<14>N核素的测量影响。并利用<252>Cf中子源辐照模拟炸药半球,采用高纯锗γ探测器探测由中子与<1>H、<12>C、<16>O和<14>N核素发生(n,γ)俘获反应产生的射线。利用MCNP对炸药中产生γ射线几率进行了计算,并采用相对效率法进行了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主动法探测炸药成分(<1>H和<14>N)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根据ICRP建议的放射性核素131Ⅰ的体内代谢生物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代谢数学解析模型.运用Humorap3程序对吸入单位131Ⅰ和食入单位稳定碘两种情况下甲状腺内碘滞留份额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服用碘化钾的时机对131Ⅰ在甲状腺内的辐射危害防护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介绍了车载式电子束辐照安全系统的方案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以加速器为辐射源,采用小型化自屏蔽设计,实现了车载式安装和应用。该辐照系统样机已研制完成,实现了电子束能量2.5MeV,平均束流功率1.2kW,车外边界剂量小于1.8uSv/h,控制舱内剂量小于1.0uSv/h,在不小于20kGy的辐照剂量下对邮件辐照灭菌的处理能力为15kg/h等技术指标。实际运行表明该辐照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快速高
阐述了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概念,对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威胁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核与辐射恐怖事件中的核监测技术概况和水平进行了初探,对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基于对易发生放射性区域火灾的场所总结和放射性区域火灾的特点介绍的基础上,对放射性区域火灾扑救措施和行动要求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从国内外核监测装备的现状,阐述了全自动核爆监测系统的探测与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投入使用后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并提出对该系统的改进意见。
太赫兹辐射用于安全检查领域具有特定的优势,近几年其应用潜力被越来越多地探索出来。文章介绍了太赫兹辐射在安全和反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实验验证了通过太赫兹谱分析定性、定量检测隐藏违禁品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太赫兹技术向实用化发展将面临的挑战。
本文主要是根据公共安全领域防范和响应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用于反核与辐射恐怖现场的可视化遥控侦察测量技术,设计出一套完整的以小型遥控车为移动平台的、可进行放射性强度监测与报警的核辐射侦察机器人方案,应对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现实威胁,在恐怖事件的危机管理和后果管理两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小型飞行器在城市环境中近地飞行需要对各种建筑物以及电力线、铁塔和电线杆等地面障碍物进行避障。其避障系统的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分辨力高、对人眼安全。在分析了目前各类避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小型飞行器避障的近红外非扫描三维激光成像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该系统采用人眼安全的1.54um微片激光器脉冲泛光照明,带有读出集成电路((ROIC)的近红外雪崩光电二极管HgCdTe APD阵列接
手持式γ谱仪的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够在反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辐射监测中快速、方便地发现多种放射性物质,并进行核素识别。本文比较了IAEA与IEC对手持式γ谱仪主要性能的技术要求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对手持式γ谱仪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
军用核辐射监测装备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于辐射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的辐射传感器-离子注入半导体探测器在军用辐射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