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遥感监测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三届全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臭水体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采用遥感手段监测黑臭水体是该领域的前沿探索。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侧重于黑臭水体的成因、评价方法和治理措施,而水质的遥感应用主要集中在悬浮物,叶绿素,藻类含量等单一水质指标的影像反演。本文回顾了目前黑臭水体评价指标研究成果,从光谱特性的物理基础入手,结合研究实践,着重分析不同指标的可遥感性,提出了黑臭水体遥感反演的水质指标。结合水质指标的敏感波段,对比介绍了可用于黑臭水体遥感识别的卫星影像产品(包括:国产HJ\GF\BJ 系列、Landsat 系列、SPOT、WorldView、Quickbird、THEOS、IRS 等)以及无人机可载多光谱相机方案以及相关数据平台的研究进展。重点跟踪分析了国内黑臭水体治理研究的典型案例,特别介绍了遥感应用的研究实践和存在问题。就目前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监测的实际需求,归纳了黑臭水体遥感监测研究技术应用的重点方向:(1)针对黑臭水体的物理、化学和水动力特点开展频谱特性的理论研究,建立黑臭水体评价指标和影像频谱数据的关系模型,遥感数据应用提供理论基础;(2)分层次建立卫星遥感影像与无人机机载多光谱相机影像结合的黑臭水体识别方案。(3)结合地面水质监测数据和实地取样试验对遥感在模型的验证方法上做创新探索。
其他文献
  截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排水管渠长度总量达到57.7万km,且以每年6%的速率增长,由于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为30-50年,我国铺设年代久远的管道相继达到服务年限.据统计,我国80年
  为了对厦门市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华进行预警,对水华和非水华期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采用有机玻璃采水器于水下0.5m 处进行采水样,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各采集了15
会议
  为光合细菌在净水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课题研究了A、B 2 种光合细菌在不同浓度下对池塘水的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A 光合细菌2.5×10-
  机械加工工业在近几十年来受到广泛发展,但其排放机械乳化废水由于具有COD 值高,含油浓度高,而BOD5/COD 低等特点,对污水厂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压力,并进一步威胁环境安全.
  我国南方稻田土壤Cd 污染现状严重,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为了从灌溉水源头控制土壤中镉的污染,净化灌溉水中重金属Cd,研究通过构造模拟的三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培养条件
  通过在微污染水体中开展沉水植物苦草单植及“苦草+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 组合搭配后水环境健康状况及苦草自身生长状况的研究,探究系统稳定性最好、植被生长最健康的水质
  再生水具有就近易得、水量大且稳定、可资源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正逐步成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再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景观回用过程中可能加剧藻类水华暴
会议
  将3 株冲天湖底泥优势菌(E.sp013,Ba.spD06 与Ba.spD24)按不同配比与铜绿微囊藻休眠体用底泥包埋,在梯度温度下(10℃,15℃,20℃ 和25℃)进行复苏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以畜禽养殖废水、垃圾渗滤液等为典型的高氮、高碳废水,因其来源广,分布分散、水质多变,氨氮及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被视为“高难”处理废水,普遍难于经管网进污水处理厂
会议
  再生水景观回用是解决城市景观用水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水华爆发是再生水景观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铜绿微囊藻作为水华典型藻种,在氮磷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