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污染行为侵害的利益具有多元性,行政罚款不足以弥补这些利益的损失,因此附带民诉具有必要性.为维护国家利益,检察机关和环保部门可以提起附带民诉;为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受害主体可以提起附带民诉;为维护社会利益,检察机关、环保部门和有关环保组织可以提起附带民诉.附带民诉的被告应当以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判断标准,而不限于刑事被告人.刑事证明不能免除附带民事证明,但附带民事证明的部分内容可简化.在具
【出 处】
:
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行为侵害的利益具有多元性,行政罚款不足以弥补这些利益的损失,因此附带民诉具有必要性.为维护国家利益,检察机关和环保部门可以提起附带民诉;为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受害主体可以提起附带民诉;为维护社会利益,检察机关、环保部门和有关环保组织可以提起附带民诉.附带民诉的被告应当以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判断标准,而不限于刑事被告人.刑事证明不能免除附带民事证明,但附带民事证明的部分内容可简化.在具体赔偿方面,建议环境公益诉讼实行"路线图"方案,通过设立赔付基金的方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其他文献
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销售网络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卷烟市场秩序是否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售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因此,做好卷烟零售点合理布局工作是关系到烟草发展长治久安的一个根本问题.烟草专卖部门作为零售许可证的发证机构,如何定量许可证的科学发放率;如何平衡证发放同市场规范、客户利益、管理成本、竞争态势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本人做了一些思考,浅议一下合理布局与市场调控的关系.
"严格规范,加强监管"是各级烟草专卖管理监督部门首要工作,通过不断的强化整改、完善措施、健全机制,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正在不断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步伐迈进. "监管难、难监管",监管不到位,监管效果不明显始终摆在大众的面前.本文结合烟草行业的实际,分析了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面临的现状,指出监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切实解决的办法:推行一项制度即"专卖内管委派制";完善"
通过分析我国的城市交通状况,总结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并从政府、人大、委员和社会参与方面对治理城市交通顽疾分别提出了建议,以打造便捷城市交通,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税收法治作为公共服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着税收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本文通过运用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历程和税收法治建设的发展轨迹,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税收法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寻找如何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离不开诚信二字.在直辖市的法治建设当中,诚信法律原则至关重要,是城市法治建设的内容及方向.无疑,诚信法对直辖市的法治建设极具意义,尤其是公权力领域的诚信法,对城市法治体系的整体构建和规划,其作用和影响更是直接、深远.直辖市法治建设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如何贯彻并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而政务诚信居于首要地位,是直辖市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随着直辖市对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理念的贯彻执行,作为保障执法质量的关键环节,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对天津市政法队伍的研究与分析,在揭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统二分三流通"(即统一政法队伍的法律职业素养、厘清专业与行政的关系、打通人才任用壁垒的实际操作方案)建议;参照先进经验探索政法队伍建设的新方向和突破口,以期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实施的过程中,将政法队伍建设作为了一个重要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政治理念.理论界普遍认为,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层对社会政治发展趋势和走向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是党在治国理政上的新突破.从法治实践上看,依法治理的完善与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亦是改革和创新政治体制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在决策、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管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要素之一,由于受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急剧恶化,雾霾污染席卷大江南北且愈发严重.然而,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制度又相对滞后,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大气污染防治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制度建设体系,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完善、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健全以及制定排污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完善大气环境标准体系、加强公众参
从法律的制定到法律面向直接对象的执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从环境执行理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现行的环境法执行模式特点是:应急反应型的行政执行,无力的司法执行和微弱的自愿执行.中国环境法实施不利的问题实际上是西方化现代化的具有后现代意义的环境法文本与中国本土制度和文化水土不服的冲突的表现,如何利用民众环境意识觉醒的时机推动环境法制的前行,是本文着重思考的问题.我国当前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环境危机成为我国公众
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是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全国多个省级人大开始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今年7月,《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江苏、安徽等地立法也处在审议或者研究起草阶段.对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该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思路和核心机制.笔者选择以上海法规的审议、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上海大气污染治理机制做一番梳理,并揭示机制背后的政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