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项流2009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为分散剂,利用旋转流变仪考察了不同污泥煤浆的流变特性,并与水煤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浓度为60%的水煤浆没有表现出屈服应力,而相同浓度下的污泥煤浆在剪切速率为0.138s-1时表现出明显的屈服应力。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加,屈服应力增大,当煤与污泥的比例为100:10时,屈服应力达到23Pa。在剪切速率区间5~180s-1,污泥煤浆的触变环面积大于水煤浆触变环面积,触变性增强;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是假塑性流体。改性污泥煤浆与污泥煤浆表现出相似的流变特性。污泥类似于胶体的性质是污泥煤浆与水煤浆流变性不同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过低是阻碍微生物燃料电池推广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阶段,化学反应速率与生物酶的浓度成正比变化关系;稳定运行阶段,化学反应速率受底物浓度的影响很大,遵循米曼公式。理论计算的离子传输电阻为179.1Ω,约为总内阻的35.8%。减少内阻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功率的提高非常重要。理论计算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初始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2782.5kJ/mol,这说明微生物燃料电
本文发展了计算三维MHD流动的湍流计算模型,对在轴向均匀磁场作用下矩形管道中不可压缩粘性导电流体绕圆柱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轴向磁场对绕流圆柱稳定性的影响。工作介质采用强导电流体GaInSn。管道和圆柱的表面都是电绝缘的。结果表明,均匀轴向磁场可以增加涡脱落的稳定性,并对于涡脱落起到抑制作用。此外,磁场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绕流圆柱绕流的三维稳定性。
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求解热辐射传输,焓法求解能量方程,建立了二维半透明介质的相变与辐射耦合换热的数学模型。本文一维相变传热结果与文献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相变传热模型的正确性。计算了二维半透明介质的相变与辐射瞬态耦合传热特性,考察了介质折射率、相变潜热等对温度、液相率分布的影响。
本文应用溶液注入热等离子体喷涂传热和流动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溶液喷雾喷入参数对溶液喷雾在热等离子体射流中运动和加热历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一定的角度逆向喷入溶液可以强化溶液喷雾的加热蒸发过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溶液初始喷入速度,可以使小粒径的液滴获得较大的动量进入射流高温区获得充分加热。结果还表明,为了得到致密的涂层,应尽可能把沉积基板放置在射流下游0.08m范围内。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纯水流过顺排微柱群内部时的速度场、压力场以及流动阻力特性,流动雷诺数为25-150。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不同微圆柱间距以及不同柱高的微柱群内部流场,分析了不同结构微柱群内部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特点以及上述结构参数对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发现除微柱之间的距离外,最边界上一排微圆柱与流动通道壁面间的距离对微柱群内部流场也有着很大影响,微柱群内部流动的摩擦阻力系数随柱间距
本文对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方法的建模和求解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总结了非均匀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提炼了密相气固两相流动不均匀性的数学表征方法,推导了适用于密相气固流动的基于EMMS的修正曳力模型。将该曳力模型嵌入到欧拉双流体模型框架下的动量方程中,引入固相体积分数修正方法,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流动结构的密相输运床提升管单元部件的二维和三维流动模型,以及密相输运床系统整体循环回路的流动模
基于Level set方法建立了双层流体热毛细对流的数学模型,通过变密度二阶投影法求解控制方程,C-N隐式技术用于扩散项更新,三阶龙格库塔技术用于对流项的更新,采用连续表面张力模型(CSF)模拟Marangoni效应。三维数值模拟了微重力环境下双层流体系统中交界面变形与流场、温度场相互耦合的热毛细对流,结果显示,在Marangoni效应的作用下,交界面在热端凸起,在冷端凹陷;随着Marangoni
在温区150-360K对庞磁电阻材料La2/3Ca1/3MnO3的热导率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热导率中声子导热占优,电子导热仅占很少部分,但声子热导却与电导行为密切相关。在零场和外磁场下,热阻率随温度的变化与电阻率相似,同样磁热阻与磁电阻的变化相似。在居里温度附近庞磁材料除了表现出庞磁电阻效应外,同时也会发生热阻率随磁场减小的磁致热阻效应,但是磁热阻明显低于磁电阻。磁热阻与磁电阻效应起因相同,是外磁场
并联冷凝器的流量自适应调节是主动式两相热控回路应用的一个重要特性。本文通过SINDA/FLUINT模拟平台,针对首个在太空的机械泵驱动两相系统——AMS-TTCS的并联冷凝器进行因素分析,得到进出口输送管长与冷凝器管长之比、总流量、两端与边界温度差等因素对并联冷凝器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影响,并给出合适的因素参数建议,即在进出口输送管长短、流量大、两端的边界温度差异大的情况下,自适应调节效果明显。
本文以氮气和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微针肋热沉两相流动形态及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低气液流速时表面张力作用明显占优,气泡存在时间不一的停滞现象,均相模型不宜用于本试验条件下微针肋两相流压降的模拟,随着液相流速的增加,由于表面张力所起作用的变化以及两相流型的转变,试验所得C值的分布,发生了两次明显转变。考虑当量直径影响的M-H模型对试验值预测效果最好,平均差只有9.27%,液相流速很小时,L-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