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选用了大豆疫霉的一个无毒基因Avr3a和细胞周期调控子CDC14作为研究对象,将外源合成的特定dsRNA转化到PEG/CaC12介导的原生质体中来诱导特定基因的沉默并建立了大豆疫霉的瞬时转化体系。dsRNA介导的瞬时转化所得到的转化子在第8d开始诱导特异基因的沉默,12d左右沉默效率最高,第17天开始恢复,沉默效率在50%以上的转化子约占75%以上,基因沉默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表型分析
【机 构】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南京210095
【出 处】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了大豆疫霉的一个无毒基因Avr3a和细胞周期调控子CDC14作为研究对象,将外源合成的特定dsRNA转化到PEG/CaC12介导的原生质体中来诱导特定基因的沉默并建立了大豆疫霉的瞬时转化体系。dsRNA介导的瞬时转化所得到的转化子在第8d开始诱导特异基因的沉默,12d左右沉默效率最高,第17天开始恢复,沉默效率在50%以上的转化子约占75%以上,基因沉默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表型分析证明Avr3a沉默的转化子接种含有对应助s3a的植株,其致病力明显强于受体菌株;CDC14的沉化子不能形成游动孢子囊。分析证明Avr3a沉默的转化子中CDC 14表达没有显著变化,表明dsltrrA介导的基因沉默具有序列特异性。本研究表明dsRNA介导的大豆疫霉瞬时基因沉默系统可以用来分析基因的功能,为大豆疫霉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分别从陕西白水、旬邑、永寿、礼泉、杨凌等果区的枝干病瘤、枝干溃疡斑和病果上获得的7个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测定比较了引起不同症状类型的轮纹病菌的不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异同和对不同类型化学药剂的敏感性。
嘴突脐孢(Exserohilum rostratum)是广西香蕉上的一个叶斑病新病原菌。本文通过调查广西香蕉主产区叶斑病病原真菌分布情况,对该菌香蕉突脐孢叶斑病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利用现代分析化学手段鉴定了玉米弯孢菌毒素结构,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构建ATMT突变体库,并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了毒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进而利用分子生物学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lt-1基因进行了分析。
本文采用菌丝块保湿法接种法,选用感病品种"富士"和抗病品种“秦冠”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测试寄主对172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富士致病力的平均病情指数的范围是0.36-61.48;对秦冠致病力的平均病情指数的范围是2.2237.78。通过平均病情指数反正弦转换后于SAS作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无论对富士还是秦冠,菌株间致病性差异显著。根据菌株病情级数的分布情况,利用SAS进行多变量卡方
香蕉叶斑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类世界性病害。田间叶斑病症状多由几种病原复合侵染形成,且各种病原对药剂的敏感基线不同。作者在进行香蕉叶斑病菌生防菌筛选研究过程中发现,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抗性最强,其分生孢子经培养与原寄主上的有显著的差异,该菌在培养过程中菌落形态及致病力也有较大的变异。本研究以香蕉叶片上分离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其ITS序
本文介绍2008年在日本做合作研究期间,对日本中部地区那须盐原市、日光市、东京市等地区的经济植物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真菌病害标本150多份,鉴定了70多种植物真菌病害,其中包括10种新病害。
本文用寄生疫霉菌H1111游动孢子悬液接种拟南芥离体叶片和幼苗,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系统观察了其定殖过程。成功建立了寄生疫霉菌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亲和互作体系,为认识疫霉菌和植物亲和互作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的遗传材料和研究体系。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cici )引起的真菌病害,是中国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通过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对2008年四川(17个)、湖北(26个)、北京(9个)、河南(29个)、河北(10个)、甘肃(22个)共113个不同小麦白粉菌单孢堆分离菌株对温度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研究分析了不同菌株在不同温度下的显症时间和接种后
本文采用mRNA-SEQ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找到了一个在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及休止孢阶段特异表达的促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编码基因PsSAKI。同源序列分析表明,PsSAKI与芽殖酵母的Hogl,稻瘟菌Osml,裂殖酵母Styl共同归属于胁迫诱导的MAPK,但是PsSAKI拥有一个独特的PH结构域。半定量RT-PCR表明PsSAKI受逆境盐胁迫及氧化压力胁迫诱导上调表达。采用了PEG-介导的大
本文对豆疫霉基因组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基因沉默方法将其沉默。野生型和突变体在菌丝形态和生长速率、孢子囊产量和大小以及有性生殖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突变体游动孢子释放效率下降,有50%的孢子囊未能完全释放出游动孢子。此外,游动孢子休止和休止孢萌发都发生了变化。最后,突变体的游动孢子丧失了对大豆的致病性。这些结果说明了由PsGPRII介导的信号传导在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