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从人文科学到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靠近
【机 构】
: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 处】
:
2018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
【发表日期】
:
2018年11期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经学走向终结,不过经学的文化元素并没有消亡。在新旧交替时期,经学和史学的紧密联系依然存在。一方面,经学被分解之后,融入史学、哲学等现代学科中得以重组和保存。另一方面,史学在融会经学内容的同时,亦吸收近代西方史学的营养,逐渐独立发展起来。民国时期的古史辨史学、学衡派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及地域性史学身上都寄存有传统经学的因子。经学是推进中国史学演化的重要传统文化元素,其对民国史学发展亦有深
与清代以前的《左传》注本相比,二十世纪以后出现的《左传》新注本以及对新注本的研究论文,通过引入国际汉学界的研究方法,补充新的文献资料,在《左传》文意训释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第一,对一些长期被争议的问题提出新解,基本可以成为定论;第二,对《左传》全文作语体文的翻译工作,关注到了一些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引发了《左传》学的新争鸣。新注本所使用的新方法和新材料解决了《左传》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且给《左传》
章学诚从史学诸多层面阐释“别识心裁”,其学术框架与治学逻辑大体如下;其一,治学的理论基础是“为学之道,功力必兼性情”。其二,治学的基本路径:从性情的角度而言主张“性之所近”,从功力的角度而言力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三,治学宗旨与目的则是“纲纪天人,推明大道”。在章学诚看来,性情与功力可谓是治学的两翼,一翼即所谓“学问发乎性情”,因“性之所近”,故能“别识心裁”、“神解精识”,进而深入大道一偏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时期进行的伟大实践,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特别是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的关系,以及解决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对外关系新情况新问题,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从国别和区域研究层面做出了回应。当前,国别和区域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热点,并且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国别和区域研究发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研究出现所谓“元叙述的危机”,这种对既有历史研究模式的质疑,触发了“后学”的兴起.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历史研究的意识形态、概念设定、研究路径和研究领域以及语言特征进行了批判性清洗.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迅猛进展,促进了“全球视野”以及相伴随的历史研究的新的关注点和新路径的萌生.这些助推动了西方历史研究在21世纪的范式转型.论文探究了当前西方历史研究重构过程中产生的若干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对历史学不良影响的背景下,史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对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纠正了对唯物史观的一些错误认识,掀起了一个研究唯物史观的热潮,但这个阶段的研究热并没有建构起对唯物史观新的解释体系,加之苏东剧变所引发的全球马克思主义发展低潮的现实影响和西方多元化史学思潮纷纷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