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别研究了通过轧制与挤压工艺制备的AZ31镁合金试样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通过提取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腐蚀行为表征数据,根据测得的开路电位,阻抗谱,极化曲线,腐蚀电位,腐蚀电流来确定材料的电化学腐蚀速率配合对电化学腐蚀试验后镁合金试样的表面形貌的观察,分析了腐蚀时间对镁合金试样腐蚀行为的影响。
具有生物可降解特性的镁基金属(纯镁及镁合金)是目前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热点,有望应用于骨科植入和心血管支架等医学领域中。镁是人体中的一种宏量金属元素,起到很多重要的生物功能作用。
多孔钛的孔结构可以诱导骨组织向内生长,在大面积骨修复和骨组织工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钛丝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多孔钛.对多孔的压缩变形性能和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的医用多孔钛的孔隙为三维螺旋结构,其孔隙度的范围为53%-72%,孔隙尺寸范围为150-600微米,开孔率为90%-100%.压缩屈服强度为160-60MPa,杨氏弹性模量为5-2GPa.对多孔钛压缩过程的研究表明:孔隙度大于6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钛以及钴铬合金等。但这些金属生物材料具有其不足之处:即可能在腐蚀或磨损过程中释放有毒的金属离子和金属颗粒,导致组织缺损以及炎症的发生。此外,当前的金属生物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正常骨组织并不十分相称,这会导致应力遮挡效应从而对抑制新生骨组织的生成且造成植入失败,另外由于这些材料在体内不可降解,故而必须在患者充分痊愈后进行二次手术将其取出,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二次
镁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可降解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成为了可降解骨科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其降解速率过快、与组织愈合速率不匹配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1]。表面改性是提高医用镁合金耐蚀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氟存在于人体牙齿和骨骼中,含氟涂层能够降低骨科植入材料的细胞毒性[2],并促进骨整合[3]。我们采用真空蒸发镀膜的方法在医用镁钙合金表面制备了氟化镁薄膜,采用浸泡和电化学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蒸镀氟化镁薄膜后
医用可吸收聚乳酸材料(PLLA)相比传统的植入物材料,由于能够在体内降解、不需二次手术取出、避免力学遮挡效应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目前在一些非承重部位的骨植入手术以及手术缝合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1]。
Fast evolution of the research on 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as entered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tage that vigorously requires additional concepts and knowledge of m
生物可降解镁基合金以其可降解特性、优异的生物活性及与骨界面之间良好的结合强度等特点而成为一种潜在的骨科植入材料[1]。选择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营养元素来改善合金性能,满足骨填充材料要求已成为可降解镁基合金作为骨科材料的研究热点[2]。锶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99%存在于骨骼中,具有促进骨骼生长、治疗骨质疏松和改善骨骼结构的作用[3]。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综合力学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和生物环境下的抗腐蚀性能,是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被广泛用作人体植入材料。然而钛合金是一类生物惰性材料,自身没有抗菌性能,植入人体后会被由于异物排斥,易诱发炎症发生,且有可能带入有害细菌,从而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