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留眼睑眶内容物剜除术及Ⅰ期帽状腱膜额肌瓣修复眼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一届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一例左眼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行不保留眼睑眶内容物剜除术及Ⅰ期用帽状腱膜额肌瓣修复眼眶.结果表明,此术式取材方便,利用就近的带眶上动、静脉蒂的帽状腱膜额肌瓣修复眼眶,同一术野,帽状腱膜额肌瓣易成活.
其他文献
本文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研究采用声频共振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68例,疗效满意.
本文分别从病因病机、证治分型、病案举例等方面总结了河南省名医中医耳鼻喉科专家王永钦教授治疗暴聋的临床经脸.认为虽历代医家多讲"暴聋多实",然本病属虚或虚实错杂者不乏其例.故临证当师古而不泥古,据证而治.
本文作者介绍了恩师熊大经教授临诊处方,笔者阐述了聆听关于"气"的教诲.临床上亦往往收桴鼓之效。现浅议如下:耳窍要完成正常的听觉功能和平衡功能,需赖气的温煦.而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又是耳窍完成其司听觉,主平衡等生理活动的根本.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通常伴有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本文介绍了补肾填精法、清热化痰法、活血化瘀法、利水逐饮法、清肝降火法,以及疏风清热法治疗耳鸣、耳聋疗效。
鼻鼽,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分为肺虚感寒、肺热、脾气虚、肾阳虚等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祖国医学认为"人之秉质有偏","亢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喷嚏,鼻流清涕".耳穴按压王不留行治疗本病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费用低,可长期应用.本研究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80例患者,重点在于规范操作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对象与方法。
耳鼻咽喉科的中医四合疗法,是浙江中医学院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朱祥成教授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集诸家所长,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独创且有新意,本文介绍了朱祥成教授的整体与局部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治疗与心理结合、药物与饮食结合的治疗方针。
本文观察分析了中医灼烙方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中医治疗技术;研究对155例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进行中医灼烙方法治疗(对照组137例采用超短波治疗);结果:经6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治愈显效率达:83.23﹪,无效:10.32﹪;结论:中医灼烙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价廉,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效果非常理想,适应年龄广(3-70岁),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益气温阳活血法的应用可追溯到,如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多端,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阶段,其主要病机亦各不同,或以气虚为主,或以阳虚显著,或以瘀血突出,随证治之亦必有所侧重.文章阐述了益气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温阳、温阳化瘀等治疗方法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较少见,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鼻内窥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该病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2年内遇到的4例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
文章回顾性总结了颈性下行性纵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85-2002年间10例颈性下行性纵隔脓肿的资料.结果:颈性下行性纵隔脓肿的原因有:食管异物穿孔10例.食管内纵隔引流1例,颈-纵隔引流9例,其中2例广泛引流.治愈9例,死亡1例.结论:颈性下行性纵隔脓肿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引流及合理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