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CT内耳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教学价值.方法:使用GE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工作站将人体内耳结构进行三维成像.结果:三维重组的内耳各组织结构及其融合影像清晰直观,美观形象.结论:使用内耳三维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和教学提供优质的影像支持.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二届数字影像技术论坛暨江苏省第十二次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CT内耳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教学价值.方法:使用GE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工作站将人体内耳结构进行三维成像.结果:三维重组的内耳各组织结构及其融合影像清晰直观,美观形象.结论:使用内耳三维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和教学提供优质的影像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眼眶肿物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序列时,带螺旋桨技术的弥散加权扫描对眼眶肿瘤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8月份行CT检查示眼眶肿物的病人3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所有35例病人均进行过CT检查并且明确眼眶肿物,性质未定.为35例病人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分别采用平面回波DWI技术与Propeller DWI技术进行弥散
探讨肝脏MR增强扫描技术中,Dot Enginet自动扫描方法与固定延迟时间扫描两种应用技术的优越性.方法A组30例(自动扫描组)使用Dot Enginet自动扫描方法;B组40例(固定时相扫描组)分别为动脉期30秒,静脉期65秒开始扫描.测量两组的平扫及动脉期肝实质信号值,两者差值作为动脉期肝实质强化值,比较两者强化的优越性,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都能很好地完成多期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并利用重建技术对23例儿童泌尿系统疾病患儿进行检查.结果:23例患儿均获明确诊断.泌尿系结石CT重建可显示高密度结石致密影及结石形态、大小,与手术切开取石或体外碎石排石结果基本一致.肿瘤CT重建或MPR检查显示不规则软组织块影.膀胱肿瘤能立体的观察腔内侵袭深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相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胃肠道间质瘤经64排螺旋CT诊断的影像资料,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4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中,肿瘤平均大小为5.2*4.0*4.2cm,低度危险性12例(16.22%),中度危险性13例(17.57%),高度危险性49例(66.22%).其中以梭形细胞肿瘤较为常见,占60.81%.对于直径小
目的:分析B超与钼靶X线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钼靶X线与B超诊断,对比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B超、钼靶X线、联合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2.50%、75.00%、88.75%.结论:B超诊断有血流信号病变准确度较高,钼靶X线诊断微小钙化病变更为准确,应将两种方法有效结合.
目的:分析隆乳术后钼靶摄片的摄影技术参数,探讨提高隆乳术后钼靶摄片影像质量的途径.方法:对36例隆乳术后乳腺钼靶摄片所获取的X线影像,根据填充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硅胶假体植入术组、水凝胶假体注射术组、自体脂肪移植术组,曝光模式分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两种.将获得的影像质量及摄片所采用的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材料填充物的隆乳术后,其X线表现不一.对于腺体及假体的显示效果,硅胶假体植入术、自
目的:通过煤工尘肺壹期X线表现观察,寻找其影像学表现特征规律,为煤工尘肺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用178例已确诊的煤工尘肺壹期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煤工尘肺壹期X线特点:是以纤网型占优势伴小结节和以两者为主构成的昏暗肺野.2.煤工尘肺壹期以纤结型为主,各工种都以其为高,在工种间差异不大.3.纤结型中,混合和采煤工种的发病工龄要比掘进慢.结论:煤工尘肺与粉尘的性质,浓度关系密切.
由于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出现新的变化,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出一定的改革。通过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与国内著名企业和医院合作,形成由校、院、企三方共同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专业素养、拓宽就业途径、引导学生和家长就业观念的转变,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目的:通过运用双源CT对于心脏冠状动脉增强,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检查的步骤描述.使我们对于该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方法:采用西门子双源CT,(型号: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设备、回顾性心电门控(欧洲标准)、增强器.在扫描前训练呼吸,以便在扫描时更好屏住呼吸配合检查.在扫描前口含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先扫描定位像,再进行钙化积分扫描(选定心脏冠状动脉扫描范围的上界约
目的:探讨MSCT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T)技术在肩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肩部创伤患者进行MSCT检查,分别对扫描图像进行MPR和VRT,最后对后处理图像及骨折分类进行对照分析.使用飞利浦公司64排多层螺旋CT机,进行横断扫描,患者采用解剖学姿势,仰卧头先进,自肩部皮肤上缘向下拉正位定位片,并根据肩部创伤程度扩展至肩胛骨全部.扫描参数:采用层厚1.0mm,层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