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芪为豆科植物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近年对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研究,更深入地揭示了黄芪在分子层次上的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开发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探讨了黄芪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今后,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的更深一层研究以获得中药的有效单体,方便新药的合成制造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中
【机 构】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出 处】
:
第二届(第2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为豆科植物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近年对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研究,更深入地揭示了黄芪在分子层次上的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开发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探讨了黄芪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今后,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的更深一层研究以获得中药的有效单体,方便新药的合成制造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中药应用研究仍是难点,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其多靶作用与在疾病进展中多环节的干预作用,值得深入发掘口期望在开展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技术路线来研究中医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首乌益智灵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及疗效机理,探讨VD的发病机制.方法:设计临床方案观察首乌益智灵对VD患者认知能力、记忆力、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检测.运用动物实验进一步观察首乌益智灵对VD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测定首乌益智灵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及
笔者以山区65岁及以上且有子女的老年农民养老问题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山区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现状,发现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问题:(一)经济供养总量较低,仅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不完全的供养,增加了老年人生活的难度.他们成为需要社会关心的弱势群体.然而这一群体艰难状况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carcest social networks of elders (SNE) from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chronicglomerulinephritis,CGN)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病程缓慢、危害极大、易复发的常见难治性免疫性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肾病工作者报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P。在以往的研究中笔者观察到陕西省名老中医乔成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的益肾胶囊具有明显减少CGN患
笔者在临床上用肾炎防衰液治疗慢肾衰,通过60例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对慢肾衰具有明显疗效,可以改善肾功能和症状,降低24h尿蛋白等指标.将该方应用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在本实验中,采用5/6肾切肾纤维化模型,通过观察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肾纤维化大鼠24h蛋白尿、血BUN、SCr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等,研究其对
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GS)是肾小球病变发展至终末期的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长期以来如何延缓和防治GS的发生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组根据“久病入络”的中医理论,认为GS是一种肾络疾病,其本是络虚,其标是络瘀,其因是风伏肾络。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祛风通络、益气通络、补肾通络为主,并以此立法组方一通络方,提出了“祛风通络”的治疗原则。在以往的临床与实验研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一种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CTGF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但在肾脏的含量最为丰富。CTGF主要介导细胞增殖、促进ECM的合成作用,作为TGF-的下游因子,在纤维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肾炎防衰液为有效治疗肾纤维化的临床常用方剂,将该方应用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本研究应用5/6肾切除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desmin表达变化.结果:应用肾康
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损伤是临床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如出血、严重烧伤、感染性休克时可以发生肾血流急剧减少,恢复灌注后肾功能损伤继续加重,同时I/R也是导致肾移植患者移植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局部炎症机制在RIRI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2,目前认为TNF-α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肾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TIF)是各种原因所致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特征。大量临床病理资料表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损伤与肾间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较肾小球病变更为密切。近来国外的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在人类肾间质纤维化相关的肾脏疾病和动物模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u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