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存在端粒结构,人体端粒DNA 由5-TTAGGG-3重复单元组成,在生理条件下可通过鸟嘌呤碱基间的Hoogsteen 氢键形成G-四链体。研究表明,正常体细胞中通常无端粒酶
【机 构】
: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出 处】
:
第三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北京宏剑公司用户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存在端粒结构,人体端粒DNA 由5-TTAGGG-3重复单元组成,在生理条件下可通过鸟嘌呤碱基间的Hoogsteen 氢键形成G-四链体。研究表明,正常体细胞中通常无端粒酶的表达,而85%以上的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表达呈阳性,这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的恶性转化及维持分裂增殖可能具有密切的关系。G-四链体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由此,以G-四链体为靶点来寻求能够诱导、稳定或识别四链体结构的小分子是当前研究开发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途径和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文献报道蒽醌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稳定G-四链体结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值,本文根据已知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38个1,4-二取代蒽醌类化合物的细胞活性数据,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建立了以G-四链体为靶标的抗肿瘤药效团模型。模型中含有两个氢键受体,两个疏水中心和一个正电中心。此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训练集抗肿瘤细胞增值IC50 预测值与实验值线性相关系数为0.86)。我们应用此模型在中草药三维结构数据库中进行虚拟筛选(数据库中的每个分子最多有100个构象可供选择),在筛选结果中选择了15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波谱学分析、端粒重复扩增实验和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进行了分子机理和生物活性研究,研究表明平面型分子主要作用在G-四链体顶部的平坦区域,而链状分子主要是镶嵌在G-四链体侧面的沟槽中,化合物能够显著稳定G-四链体结构,本研究工作基于生物靶分子的识别,发展了一种发现和设计抗肿瘤先导分子结构的方法:通过能识别和稳定G-四链体的分子及其衍生物的细胞活性数据,构建药效团模型,在化合物库中进行虚拟筛选,由分子对接初步确定结合模式,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活性,再结合三维构效关系进一步提出分子结构的改造方案,从而可以获得高活性的抗肿瘤化合物的结构,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水溶液中一些小分子醇、酚和含氮化合物的pKa值。使用Hartree-Fock方法和6-31G(d,p)基组分别对分子和离子的构象进行了气相几何结构的优化,采用了
设计合成并表征了新颖的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含有富电子结构单元的共轭聚希夫碱(PSB),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目标产物的三阶非线性特性,测定了目标产物吡咯烷酮(NMP)溶液的的三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课题。研究分子间与分子内相互作用力及其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许多现象的解释都必须依赖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进一
含铬废物在高温下与空气中氧发生燃烧反应,形成多种铬的氧化物,铬不同氧化价态的毒性有较大差异: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而六价铬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Kashireninov和
团簇的性质既不同于块体材料,又不同于其组成单体,具有明显的尺寸依赖性。团簇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团簇研究
-多氯联苯(PCBs)是具有209 种同类物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难降解、强脂溶和生物累积等特性,PCBs能够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和免疫机能失调、神经毒性和发育紊
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下,我们对单体BX3(X=H,F,Cl)和C4H4Y(Y=O,S)及我们设计的构型C4H4Y…BX3的复合物进行几何全优化计算,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振动频率分析,确认它
利用传统的非平衡溶剂化理论对溶剂重组能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远大于实验值,理论计算值约为实验值的两倍。这种偏差表明传统的理论存在缺陷。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提出了新的非平
煤表面与氧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侧链和苯环位置上被吸附的氧分子的键长都被拉长了,使氧的活性增加,更易与煤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煤表面侧链C-N在只有侧链吸附氧分子时,键长由1
本文采用分子片近似模型,应用量子化学UB3LYP 方法在6-31G*和6-311G*水平上,对具有代表性的偶氮烷解离成自由基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结构解析。研究表明,偶氮烷R-N=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