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珍珠粉是化妆品和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但低成本的贝壳粉常被用以冒充或掺入珍珠粉中流入市场。本文研究旨在建立分辨能力递增的三级红外快速鉴定体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定性鉴定三种不同珍珠等级来源的珍珠粉以及定量预测珍珠粉中掺杂的贝壳粉比例。此外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探讨不同珍珠粉之间颜色差异,并可使其追溯到珍珠质量特征一视觉颜色类别。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来源或掺伪珍
【机 构】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出 处】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珍珠粉是化妆品和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但低成本的贝壳粉常被用以冒充或掺入珍珠粉中流入市场。本文研究旨在建立分辨能力递增的三级红外快速鉴定体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定性鉴定三种不同珍珠等级来源的珍珠粉以及定量预测珍珠粉中掺杂的贝壳粉比例。此外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探讨不同珍珠粉之间颜色差异,并可使其追溯到珍珠质量特征一视觉颜色类别。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来源或掺伪珍珠粉的经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基本一致,但其二阶导数谱发现文石CO23-的861 cm-1处的面外弯曲振动v2带随着珍珠等级质量的增加峰强度呈规律性增强,而1082 cm-1的对称伸缩振动v1带和712 cm-1、699 cm-1的面内弯曲振动v4带则相反。在掺伪预测实验中仅发现v2带随着珍珠粉中贝壳粉浓度增加呈规律性增强。因此(1 550-1 350 cm-1、730-680 cm-1)和(830-880 cm-1、690-725 cm-1)波段可作为指纹带对不同等级和掺伪珍珠粉进行定性区分。实验证明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的的定性鉴定和定量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在珍珠粉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方面显示良好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虾肌肉中的多种过敏原进行纯化,建立酶法交联反应降低过敏原致敏性反应条件,为低致敏性食品开发提供依据。采用柱层析和SDS-PAGE等方法对目标蛋白纯化鉴定;应用多酚氧化酶建立酶法交联反应最优条件;利用虾过敏患者血清和兔抗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blot和Dot-blot对过敏原及加工产物的IgE和IgG结合能力进行分析;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是甲壳类水产动物主要过敏原之一,其抗原表位与致敏作用密切相关,根据本课题组已淘选得到TM 101-111抗原表位中的关键氨基酸,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用丙氨酸(Ala)替代107位关键氨基酸苏氨酸(Thr),并表达该突变体蛋白,为后续研究单个关键氨基酸的改变对其致敏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本试验首先采用点突变技术扩增拟穴青蟹TM突变基因,构建突变体pET28a-
天然的8-聚赖氨酸(ε-PL)是一种安全、健康营养且抗菌活性强的优良物质。ε-PL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试验首先研究了s-PL对肠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ε-PL对肠球菌的抑菌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聚赖氨酸对肠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ε-PL处理过的肠球菌细胞,电势增加,ATP大量漏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ε-PL处理过的
随着养殖业进入规模化阶段,抗生素在养殖业中被广泛使用。尽管抗生素本身在动物体内积累量很低,但由抗生素诱导产生的耐药基因会残留在肉制品等食品中,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本文系统地阐述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从食品的源头到食品的生产加工,最后到食品的运输储藏的整个食品生产链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潜在风险、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等。同时,结合国内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形势下我国开展针对食品生产链中抗生素抗性
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水平会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因此建立选择性好、成本低、稳定性强的检测体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兼容性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分析.为了增强反应灵敏度,降低检测限,本研究基于羧基和氨基间的相互作用,羧基化的碳纳米管表面可以大量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葡萄糖氧化酶,从而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共同修饰的碳纳米管,用于构建灵敏
竹叶提取物(bamhoo leaves extract,BLE)中富含多种多酚类物质,研究表明多酚类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精氨酸脱亚胺基酶降低黄酒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含量.本文研究了BLE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对EC代谢的影响,根据黄酒发酵微生物的不同,试验分为纯酿酒酵母发酵组、酿酒酵母及短乳杆菌组合发酵组和酒药发酵组3个组.结果表明,没有添加BLE的3个对照组中纯
建立葡萄糖与天冬酰胺的模拟体系,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丙烯酰胺的影响,建立淀粉与天冬酰胺的模拟体系,研究淀粉组成、还原糖含量对丙烯酰胺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烯酰胺的含量.结果表明,确定模拟体系的反应条件为170℃时加热15 min;葡萄糖-天冬酰胺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70℃时达到最大值为0.503μg/mL,温度高于170℃时,体系中丙烯酰胺的生成含量随温
为了解上海市某地区乳牛养殖环境中(粪便、土壤、污水)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增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16S rDNA鉴定方法从30份不同来源样品中分离大肠杆菌,然后应用肉汤稀释法对阳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携带mcr-1、mcr-2、mcr-3、mcr-1.3、mcr-1.6基因的情况.结果:从3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8株大肠杆菌
鲜切苹果因其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等特点,销售市场不断扩大,但机械切割使苹果失去表皮的保护,具有潜在污染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为了研发鲜切苹果的天然抑菌剂,本研究将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大肠杆菌O157(E.sche
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在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研究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其中拮抗酵母具有效率高、不产毒、不污染环境、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同时使用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拟粉红锁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 Y1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S.pararoseus Y16对苹果采后青霉病防治效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S.pararoseusY16抑制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