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包括草鱼等四大家鱼在内的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以往较为有效的防治药物为孔雀石绿,孔雀石绿禁用后渔业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Shl,经16S rDNA序列测定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水霉菌拮抗实验表明Shl可形成抑制水霉菌生长的抑菌圈。动物安全性实验表明,鱼体中注射10 7CFU/0.1 ml的Shl对草鱼的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机 构】
: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天津科技大学工业微生物
【出 处】
:
2010年中国首届渔药研制与规范使用专题学术大会暨中国水产学会渔药行业协作网成立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包括草鱼等四大家鱼在内的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以往较为有效的防治药物为孔雀石绿,孔雀石绿禁用后渔业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Shl,经16S rDNA序列测定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水霉菌拮抗实验表明Shl可形成抑制水霉菌生长的抑菌圈。动物安全性实验表明,鱼体中注射10 7CFU/0.1 ml的Shl对草鱼的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病理学显微观察表明Shl能明显抑制水霉菌的菌丝生长。对Shl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蛋白酶K消化、加热处理、有机溶剂抽提等都不影响其对水霉菌的抑制作用,从而推断该物质为非蛋白的耐热的可溶性化合物。这些数据表明Shl有希望用作提取替代孔雀石绿的绿色渔药的生物药源。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肉苁蓉种子吸水特性。方法: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结果:(1)肉苁蓉种子具有快速吸水特性,3min内吸水即达到稳定值,每克种子吸水量为1.169。(2)吸水稳定后,每克种皮和种仁的吸水量分别为0.249和1.369。(3)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种子吸水量减少。土壤相对含水量100%、80%、60%、40%和20%下,每克种子吸水量分别为1.1869、0.7779、0.5149、0.1929和0
目的:研究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花粉原位萌发特性,初步判定其自交不亲和的类型。方法:应用荧光显微法观察肉苁蓉花粉粒的原位萌发、花粉管在柱头及花柱中的生长路径;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和授粉不同时间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并通过胼胝质的产生部位判断自交不亲和类型。结果:观察结果显示,授粉后40rain花粉管开始萌发,1h后长度达一个花粉粒径,白花和异花授粉花粉萌发率无显
本研究利用人类神经瘤母细胞SH-SY5Y在chemical defiedmedium中培养会累积Ap於培养基中,发现苁蓉总苷减少Aβ1-40含量约20%。且发现,药物苁蓉总苷并不会增加Aβ1-40累积於细胞中。也不会降低其前体蛋白APP的表现。此结果说明苁蓉总苷具备直接减少Aβ1-40产生之活性,也就是说它们可能抑制b β-或g γ-secretase。此外,在大鼠脑部翰注Amyloid pept
本研究拟通过小样本开放式、无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观察,初步了解苁蓉总苷胶囊(天力再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后续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肉苁蓉(Herba Cistanche)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肾阳、益经血之功效。《中国药典》2000年之前版本规定的药材肉苁蓉的唯一正品来源为肉苁蓉(C.deserticola)。近年来,由于其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2005年版《药典》首次将管花肉苁蓉(C.tubulosa)共同作为基源植物。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肉苁蓉属药材还包括盐生肉苁蓉(C.salsa)及沙苁蓉(C.Mnensis)。不同种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host innate immuneresponse against microbial invasion. The cysteine-rich AMPs such as defensin and hepcidin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本文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 h、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是一类特异性降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AHLs)的金属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抗菌策略(群体感应淬灭策略)的工具酶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是通过构建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细菌研究其在群体感应淬灭中的作用机制,而转基因植物或转基因细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生物安全和有效性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毕赤酵母高效表达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并将该酶以酶制剂的
独活乙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进行生物活性跟踪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活性成分在不同浓度下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分析活性化合物的离体生物活性。结果显示:从独活分离得到的F、K1-2-3、K1-1三种成分均对指环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单体F的完全杀指环虫浓度为1.6 mg/L,K1-2-3和K1-1的使用浓度分别为5 mg/L和20mg/L时,其对指环虫48h内的杀灭率依次为74.9%和5
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中提取的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 proteins,OMP)为免疫原,单独或配合蜂胶注射接种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后,对受免鱼血液中吞噬细胞杀菌活性、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和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蜂胶佐剂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