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云杉和青扦在最大一次冰期前的基因渗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别是距今60~80万年的最大一次冰期和距今1.6~1.8万年的最后一次冰期,影响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植物分布。青藏高原地区许多物种(比如青海云杉)在末次冰期后发生群体扩张,并且很多物种(比如金露梅)在最大一次冰期后至末次冰期前有过大范围扩张。以此类推,在最大一次冰期之前,物种可能曾发生过群体扩张。群体扩张造成物种分布范围增大,进而引起近缘物种间的基因流趋于频繁,从而可能留下可识别的杂交和基因渗入的信号。相应地,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近缘物种在最大一次冰期之前可能发生过基因渗入。本研究使用丽江云杉和青扦的群体遗传数据来检验这一假说,即检验丽江云杉和青扦在最大一次冰期前是否发生过杂交和基因渗入。本研究选用13个核基因片段的引物,对丽江云杉和青扦各10个居群的样本进行测序,包含60个丽江云杉个体和50个青扦个体。使用BP&P检验进行物种界定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物种之间存有显著的遗传差异。NETWORK分析发现,丽江云杉和青扦的核基因序列上存有固定的核苷酸碱基差异和大量的物种特有单倍型,该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丽江云杉和青扦的物种地位。但是NETWORK分析也发现两物种共享很多核苷酸分离位点以及少量共享单倍型,该现象可能是由于两个物种之间发生有基因渗入或者祖先多态性共享。本研究进一步使用近似贝叶斯计算(Approximate Bayesian Computation)方法检验了这两个物种之间是否在最大冰期前发生有基因流。研究设计并比较了三个模型:第一个是隔离模型,即丽江云杉和青扦之间没发生过基因流;第二个是隔离迁移模型,即丽江云杉和青扦在谱系分歧之后一直发生基因流动;第三个模型表示丽江云杉和青扦在最大冰期前发生过二次接触,并在最大冰期时停止基因流动。模型比较结果表明丽江云杉和青扦的二次接触模型优于隔离模型和隔离迁移模型。本研究发现了丽江云杉和青扦在最大一次冰期前发生有种间基因渗入,这一结果支持植物分布响应气候变化的假说。该研究表明,使用多个核基因片段的群体遗传学数据能够研究物种间较为古老的基因渗入事件。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特点进行了描述,引入三维虚拟展示开发工具EON Studio软件,通过“碰撞实现”探讨了EON Studio在3D互动场景开发中关于“冲突、碰撞”实现的可行
本文首先阐述了解决IP骨干网扩展性和生存性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就下一代IP骨干网的扩展性和生存性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思路,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电信有关下一代IP骨干网的实践和思路。
研究目的:观察给予低频电磁振动复合刺激后,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体重、摄食量、体内脂肪含量(腹膜后和生殖器周围脂肪组织湿重)和血脂(TC、TG、HDL、LDL)、血清瘦素、胰岛素和
上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CAN总线的工作原理、特点、常用接口器件和CAN节点构成方法及配置原则.下篇重点论述了CAN总线在生命科学仪器中的应用设计思想和使用技巧经验.
以产葡萄糖氧化酶的点青霉(Penicillium notatum)No.831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对单菌落进行摇瓶选育,在193个突变株中初筛选定3株。进一步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复筛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基础部门,作为在村卫生室工作中独当一面的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辖区农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
目的研究分析对脑外科的重症患者行压疮预防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效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5例脑外科重症患者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5
针对有效竞争是电信行业理想的竞争模式这一命题,本文予以辨析。首先,从理论出发,明确有效竞争是不同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的一种竞争模式;其次,评述和总结世界电信市场竞争模式和竞争效果;最后,探讨电信竞争效果的评价标准,比较有效竞争和完全竞争的竞争效果,指出电信竞争的理想模式是完全竞争,而不是有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