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RM序列在3T磁共振的全脊柱脊髓造影(MRM)的临床应用研究。资料与方法:采用Siemens 3T Verio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5例腰痛患者均在常规脊柱MRI扫描后,行全脊柱脊髓造影(MRM)检查,利用一次定位、自动进床,分3段行冠状面扫描,即颈段、胸段、腰骶段,扫描结束后用Composing 软件将3段扫描图像无缝拼接显示全脊柱图像,再把拼接好的图像传到后处理工作站,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多曲面重组(MPR)进行重建,并进行三维旋转观察,全面显示全脊柱脊髓影像及其病变。结果:25例腰痛患者,18例椎间盘突出,表现为突出的间盘组织呈低信号,不同程度压迫硬膜囊形成压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的低信号与椎间隙的椎间盘低信号相连.腰骶椎蛛网膜囊肿5例,可见腰骶段椎管内单发或多发充满高信号的脑脊液囊肿,边缘均光滑,大小不等,较大者可压迫椎体骨皮质。神经纤维瘤病则表现为沿神经纤维走行分布的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影,病变多发、弥漫且大小不一,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界清楚.结论:MRM序列在3T磁共振的全脊柱脊髓造影的成像技术,提供了整个硬脊膜囊的全貌以及神经根袖的显示, 能够同时提供感兴趣区及其他椎管区域的解剖学信息,能全面清楚的显示全脊柱脊髓影像,有利于空间定位,具有较好的整体观和临床应用价值,该序列的检查包含颈、胸、腰、骶各段,由Tim技术无缝拼接而成,椎管(硬膜囊)形态、起止一目了然,成像范围大,定位准确。特别在患有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该技术有利于发现小的神经纤维瘤病灶,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或明显减少了漏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