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指标CI、NCC2CI、SAPI在广东干旱监测的应用比较

来源 :第六届海峡论坛暨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广东省25个基准站、基本站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OldCI)、改进的综合干旱指数NCC2CI、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API,分析3种指标的频率分布、干旱日数及广东省4个典型站典型干旱过程,并与实况对照.结果表明,频率分布上CI(OldCI)、NCC2CI的的趋势基本一致,SAPI频率分布基本按标准的正态分布,轻旱的频率SAPI指标明显比OldCI、NCC2CI的频率多,而中旱以上的频率OldCI、NCC2CI比SAPI多;从干旱日数时空演变分析,三种指标呈锯齿状,年干旱日数较多的年份与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广东卷)和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记载相吻合;三种指标对干旱缓解反映灵敏,均能反映广东省干旱特征,但在细节描述干旱方面, SAPI干旱指标在刻画干旱过程中更为准确,克服了CI突然加剧干旱的情况,更适合于广东省干旱监测.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3年7月7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强烈龙卷为例,探讨龙卷生成的天气背景(大气层结的稳定性、风的垂直切变、水汽条件和抬升触发机制),并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产生龙卷的超级单体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径向速度、导出产品(中气旋、龙卷式涡旋特征等)特征,提高对超级单体的诊断识别能力,从而提升对龙卷的监测预警水平,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研究表明,龙卷出现的气象条件包括CAPE平均在1000J·kg-1以
利用江苏省地基GPS观测网数据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扬州地区两次暴雨过程的GPS水汽变化、多普勒雷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月4日的暴雨过程是暖区降水,低层受暖湿的西南急流控制,湿层较厚,加上中低层切变造成辐合抬升产生大暴雨;(2)7月25日的暴雨过程发生在中层的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交汇的形势下,高空低槽略有前倾,冷锋附近产生对流性暴雨;(3)通过比较发现GPS
以暴雨落区预报业务需求为导向,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WRF3.4.1模拟结果等对2012年7月4日的暴雨个例进行诊断分析,着重考察水汽条件和降水落区之间的匹配关系,并深入分析背后的物理机制.本次暴雨发生在大尺度的典型的大尺度梅雨环流形势下,水汽条件诊断分析表明:850hPa的相对湿度以及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和暴雨落区都存在着明显不匹配,而水汽通量散度第二项(水汽平流项)和相对湿度相结
通过对近10年以来发生在淮北地区的龙卷风和典型冰雹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徐州和阜阳实时探空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从龙卷和冰雹发生前12小时内环境场的动力、热力和水汽等物理量入手,分析其主要物理量参数特征.结果表明: 龙卷和冰雹在发生前12小时内的环境场物理量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龙卷发生前其CAPE和K的平均值要高于冰雹.其物理量的差异反应出龙卷发生时需要很高的"湿
本文选取"尤特"强台风过程为典型案例,对"尤特"过程的特点以及对广州市造成的灾情情况进行了评估,结合气象部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举措,特别是通过对部分渠道收集到的公众反馈建议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整个过程中预警发布和灾害防御方面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灾害天气过程的应对工作提出建议.提出发布能力应进一步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应建立起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公众反馈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T 1°★1°再分析资料、江苏多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2010年期间江苏龙卷的时空分布、天气背景、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10月份江苏都有可能发生龙卷,夏季为龙卷的高发期,其中7月份发生龙卷个数和日数最多,尤其是7月上旬的龙卷常常有区域性暴雨相伴随;江苏龙卷风发生地域呈东多西少的特点,建湖、阜宁、高邮、启东为龙卷高发区;高空低槽类龙卷发生
宿州市地处安徽最北部,每年受台风直接影响的机会很少,直接受台风影响的次数更少,每年台风对宿州市的影响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主要受台风外围云系影响,台风给宿州市带来的天气以降水、暴雨、局地强降水和大风天气为主.2012年8月台风"海葵"是多年来台风登陆后,台风低压北上至宿州市最近的一次过程,通过对这次过程的分析,造成这次台风暴雨的原因和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台风低压带来的充足的水汽和北方弱冷空气共
本文利用1961-2007年NCEP逐日、逐月再分析资料和全国逐日降水资料,得到华南后汛期持续性暴雨有74例,其中热带气旋引起的持续性暴雨有54例,季风引起的持续性暴雨只有20例.热带气旋引起的持续性暴雨主要发生在8月,占TC持续性暴雨总数的52%,季风引起的持续性暴雨主要发生在7月,占季风持续性暴雨总数的70%.两类持续性暴雨次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自80年代以来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通过对
亚洲夏季风区的降水与大气环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即在亚洲夏季风时期,大气辐射和地球旋转与相变潜热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导致了大范围的上升运动,从而使得三圈环流理论在东亚季风区被破坏.2010年7月环流形势具有准定常性,与观测的实际降水具有准定常性相一致.当MJO处于第1,8,1,2四个位相时,如果850hPa风场有助于西风波导产生,则MJO通过远距离作用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如果850hPa风场不利于波
利用尤溪、泰宁、汤川等地1971~2000年气温、相对温度等气候资料,计算了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闽中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特点及其优势,并分析了适宜旅游季节.结果表明,闽中地区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季,最适宜旅游时期分别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9月下旬至于11月上旬;该地区旅游气候资源丰富,森林氧吧旅游、生态旅游,中低海拔地区的休闲农业、立体农业观赏,峡谷山塘、库区景观和水上运动等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高海拔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