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态空间的区域管治机制探究--对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的启示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onloup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时期,城乡生态空间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对于上海这类特大城市,土地需求尤为迫切,近年来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导致建设用地对生态空间的非法侵占日益加剧.2009年启动的《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空间规划》建立了“环形放射状”的生态网络空间体系.但国内对于生态空间规划的有效实施机制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国内生态空间的区域管治方面,包括珠三角、长株潭地区在内的许多都市地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总结上海市历年规划实践的背景下,筛选出荷兰兰斯塔德地区、英国绿带、珠三角绿道、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主要案例,分析其在区域管治机制方面的经验,以期得出对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启示性的结论.
其他文献
浙江省海盐县为阁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全国首例城乡统筹规划试点,本文首先指出了"县(市)域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城市规划区域化、区域规划城市化等城乡与区域空间与资源重组过?中多重因素作用的产物。文章明确了规划的定位是区域综合规划,兼有空间规划和政策规划的双重特征,其逻辑思路是要回答:县(市)域各个局部之间如何统筹、整合成一个有机、髙效、持续生长的优良系统,从而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文
工业用地作为承载工业生产的物质空间栽体,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产业更替的惊人速度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传统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方式很难适应产业动态发展的需求,对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生态学中动态演进的观念,从分析产业动态演进的特征及其对工业用地布局的影响入手,分别以独立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索适于产业动态演进的工业用地布局模式,针对独立企业,文章设计出各向
地下建构筑物数据组织是目前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的难点,通过分析地下建构筑物的对对象型和应用特征,提出了多细节层次的地下建构筑物多细节层次三堆模型,模型从地下建构筑物语义和几何层次两方面出发,精细剖画地下建构筑物细节层次、三维特征与语义需求,能够服务干宏观、中观和壮观不同应用尺度下地下建构筑物分析与可视表达,为实现地下建构筑物信息全面的三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长沙城市历史风貌的景現形式丰富多彩,本文通过分枒其形式的特征,整体性的结构品质,以及中心和方向的形成和关系等,探寻地域、历史,文化对长沙历史风貌内容和形式的影响,把握其特质来源及演进规律,达到明确长沙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利用方向和内容的目的,进而提出保护利用的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本文总结了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新兴区位关系对港口城市发展的影响,识别出新时期港城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宁波为案例探索多元动力模式下的都市空闻拓展思路,文章回顾了宁波改革开放以来走的出口导向和工业拉动的港城联动发展模式,在面对新一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国沿海地区大开发格局下,宁波需要重新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找到新的位置,井寻求多元的发展动力,进而在都市空间市局上重新谋划:
《奈良宣言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核心文件《威尼斯宪章》的基础上,强调保护文物古迹真实性的同时肯定了保护文化古迹及保护护方法的多样性。文件用完全尊重所有社会中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方式来验证真实性,是对世界历史文化保护文献的重要补充。文件关注东西方建筑的差异性所引发的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价值多样性,其中隐含的对西方正统“原真性”的反思
基于我国县(市)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相关经验,重庆市自2007年起开展了为时两年的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工作试点。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近期重庆市将启动第二轮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但还面临诸多问题。立足重庆实际,试图从以下方面来构建面向实施的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工作机制:以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统领区县城乡规划体系;以区县城乡总体规划来切实指导区县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以区县城乡总体规划为平台建立区县部门的协调机制
分析各交通方式的“低碳度”、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接驳现状及差异,提出中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除采用步行方式解决短距离接驳外,还可采用公共自行车和电容巴士满足中等距离接驳需求。对公共自行车和电容巴士的特点和适用区域进行分析,并提出两种接驳方式的规划要求。针对电容巴士接驳,从发车频率、运营商、线路走向与设站要求、票价制定等方面给出建议。最后,提出应深入研究各轨道交通车站客流规模,以合理选择接驳方式、降低成本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国内民生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要努力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而实际上,我国保障性住房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很快,初步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住房难题,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广州作为我国最早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城市之一,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覆盖率也在不断扩大,已率先创新性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和监督管理办法,但仍然存在
“十二五”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给排水工程规划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从取水上移与水源开辟、分区供水与节能降耗、水质预测与消毒管理、供水安全与应急调度、现状水厂的改造利用、污水集中与分散处理、污水规划与现状结合、污水规划的误区规避、山洪防治与雨洪模拟、雨水规划的功能协调等10个方面对该动向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给排水工程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特点,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引用